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教育多元化 家长心态变了:不求学有所成 但求素质培养
2013-12-22 08:23:20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李洪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22日讯 从2010年的30多个专业到如今的71个专业,3年时间市少年宫年培训学员增加了5000人次,对此,市少年宫主任靳长权有着一番理解与感悟——

  2011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一项历时十年的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该研究中心于1999年、2005年和2010年进行了3次调查,3次调查抽取的区县完全相同,调查对象是全国10个省46个区县184所中小学校的5000多名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调查显示,有39.3%的学生在非周末参加课余特长培训,周末参加课余特长培训的比例达到了49.4%。而且,参加特长培训活动的人数比例较2005年,非周末为32.0%,周末为38.6%有明显增长。

  市少年宫的小朋友们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

  来自哈尔滨市少年宫的数据:1985年,开设的专业为20余个,全年培训学员1600余人次;2010年,专业数量增加到30多个,全年培训学员数量超过1万人次,随着扬琴、吉他等一个个新开设专业的加入,到2013年,少年宫已有专业数量达到71个,全年培训学员达到1.5万人次。

  放学准时回家,做作业、复习功课,多少人曾经单调、乏味的学生时代正在成为记忆。如今众多的娃娃们,在每一个放学后的黄昏,他们可以兴高采烈地拉起爸爸妈妈的手,蹦蹦跳跳地奔向另一间教室,在那里,他们可以弹唱,可以热舞,可以打一场激烈的比赛……其实,和娃娃们一样执着于这份坚持的还有家长,在刚刚过去的雾霾、暴雪的特殊天气里,我市的中小学有过两次停课的经历,但在当天的市少年宫的课堂上,一个个小朋友却准时出现了,市少年宫主任靳长权说,这种坚持让人感动。

  想走专业的少了

  素质培养的多了

  陈亚川老师对市少年宫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童年的刻苦练功,30年来的辛勤执教,她的身影绝对是出现在少年宫舞蹈教室里最多的一个。几十年来孩子、家长对于特长学习的认识和态度上的变化,陈老师捕捉得清晰明了。

  陈老师7岁开始在少年宫学习舞蹈,那时虽然学校都是半天课,下午同学们都闲在家里,但家长有意识把孩子送来学习特长的没有几个。学舞蹈是个苦差事,每天的练功对于贪玩的孩子来说是痛苦的,但那时家长似乎没像现在家长那样娇惯孩子,对小家伙的要求都特别严,因为他们想给孩子的未来找个出路,也就是说,他们想让孩子走舞蹈专业,可以以此为生。陈老师说,那时整个舞蹈教室里的孩子,基本都是奔着走专业这条路来的,目的性很强,事实上,大家也都向这个方向发展的。

  “现在想要走专业这条路的孩子太少了,把舞蹈当做特长来学习,甚至想让孩子来玩、来锻炼身体的家长占到了绝大多数!”对比自己的童年和现在执教的变化时,陈老师这样说。以前孩子学习舞蹈最小也要5周岁,但现在3岁半的孩子就可以走进舞蹈教室,从唱歌、跳舞的兴趣开始培养,一个孩子报名两三个特长班的现象也很普遍,再也不是从前那样学透一个专业的老想法了,可以说,广泛培养是小年龄段孩子的一个特点。有的孩子可能上了初中,课业加重了,他们才会从很多学习的特长中选出一个最喜欢的继续学习,而其余的完全是一种素质培养了。陈老师说,现在的孩子都是小人精,性格开朗能说会道的,其实和他们接受的素质培养有很大关系。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普遍培养过程其实完全可以有。

  不求学有所成

  但求素质培养

  每年的1月和7月是市少年宫的招生季,知道家长对孩子学习特长有多痴迷吗?市少年宫的靳长权主任告诉记者,每到招生季的第一天,凌晨两三点就有长长的队伍排在门外,为孩子报名,有的家长会相互替班成宿排队。

  每个周六,“80后”妈妈小新都不舍得睡个懒觉,和平日一样,早早起床做饭,从被窝中拉起还在偷偷吃着小手的女儿,穿衣、洗漱、吃饭,一切准备完毕,小新就要拉着4岁的女儿出门学舞蹈了,冰天雪地,平时半小时可以到的路,在这样的大冬天里咋也得搭上四五十分钟。舞蹈课开始前,小新要给女儿换衣服,课间还要给女儿披上外衣,抱起她冲向卫生间,舞蹈课后,换一间教室,女儿的口才课继续进行。一上午下来,小新筋疲力尽。“竞争越来越激烈,咋也得让孩子将来有点特长!”面对记者的不解,小新的回答诚恳真切。

  周三傍晚,幼儿园刚刚放学,小迪的妈妈将他塞进车里,直奔艺校。小迪5岁了,坚持学钢琴快一年了,小迪妈妈说,孩子还是贪玩的,每天母子俩都为练琴“斗智斗勇”。其实学琴不是在考验孩子的意志,而绝对是在考验家长,如果家长坚持不下去了,那孩子肯定就半途而废了。小迪妈妈说,自己小时候没学过什么特长,现在看到同龄人会乐器的,会画画的,甚至写一手漂亮字的,她都特别羡慕。她不想让儿子将来和自己一样,所以她一定要让孩子学出来,不求他达到从事钢琴专业的水平,只希望他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符号。

  与他们相比,晓峰学习滑冰的目的就轻松多了。“因为孩子喜欢,而且还可以锻炼身体!”孩子健康成长比什么都重要。晓峰妈妈很自信地说。 

责任编辑: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