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1月13日讯 为破解农民看病难的难题,我市2007年在全市铺开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随着“新农合”惠民政策的不断延伸,碾子山区紧扣“实惠、方便、监管、创新”的惠民主题,创新探索惠民机制,新农合工作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农民从当初的将信将疑转变为赞不绝口。
“亏得及时加入了‘新农合’,在我们全家求助无门的时候,拿到了孩子的救命钱!”家住碾子山区兴华村,现在沈阳打工的胡春伟在电话中激动地讲述着儿子的遭遇。
2013年,胡春伟7岁儿童胡函铭不幸患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孩子这突如其来的疾病无疑让这个靠打工为生的农民家庭雪上加霜。胡春伟和妻子为了给孩子治病,欠下了十多万元的外债。正在他们夫妻二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新农合”为小函铭报销了7.6万元医药费,不仅如此,碾区红十字会还先后2次为小函铭申请国家“小天使”专项救助基金共5万元,12万多元的“救命钱”让胡春伟和妻子激动的热泪盈眶:“‘新农合’就是救命稻草!就是护身符!”
有了新农合,病敢瞧了,身体好了,日子过得更踏实了,这是如今碾子山区越来越多参合农民的心声。坚持把推进“新农合”作为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重要民生工程,自2007年“新农合”实施以来,逐年加大投入力度,报销补偿范围逐年扩大,人均补偿金额逐年提高。各级财政补贴由2007年的50元提高到2013年的280元;区乡卫生院、区中医院、区人民医院和市三级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由2007年50%、40%、30%、25%,提高到2013年的90%、70%、60%、50%;单病种付费最高限价由2007年的20个,增加到2013年的70个;住院补偿保障封顶线由2007年的1万元提高到10万元;住院补偿人次、金额由2007年2871人次、63.7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16095人次、521万元;“五保户”由政府拨专款保障全部参合。2013年全区共有参合农民17300人,参合率达到了98%以上;各级财政补贴提高到280元;报销补偿人次、人均补偿金额逐年增加,乡卫生院报销比例提高到90%。2013年有近1.6万人次获得“新农合”补偿款共计521万元。
碾子山区“新农合”制度的一件件便民措施,一项项惠民政策,实现了参合农民利益的最大化,不仅有效解决了过去农民看病难和因病致贫的突出矛盾,并且走出了一条“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