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5日讯 赵志超每天的工作,从前一天晚上就开始了。他要在睡觉前在电脑上整理出十几家旅游社明天的接送站名单,然后按照时间顺续打印出行程,编排好工作流程:第一趟航班6时32分到港,自己4时许就得起床赶往机场……最晚一班18时15分安检登机。
自从哈市进入冰雪旅游模式,作为旅行社专职接送站员,43岁的赵志超已经习惯了这种节奏。经常从第一班飞机等到最后一班,他的工作生活有着真正的“随机性”。
城市大门口迎宾员,来哈游客见到的第一张笑脸
“我们的行业鲜有人知,但绝对是城市名片。外地客人到哈,看到的第一张笑脸就是我们,离哈时,又是我们挥手道别……”赵志超语气中带着骄傲。把到达的游客送到旅游车上,把返程的游客从车上接下来,直到送进安检口,这就是他的工作。
9日中午,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见到赵志超时,他正忙里偷闲靠在问询台前看电视剧。“刚从机场食堂吃饭回来,等客人呢。”赵志超说,看电视剧打发时间,但剧情被一班班飞机打得“稀碎”。
正说着,电话响起,6名返程云南游客到达机场。赵志超一查单子,6人要乘坐15时40分到昆明的飞机,来得早了些。接到6人,他开始帮助办理登机、保险、托运等手续。
“咋这么些行李?”记者发现带着女儿、来自普洱市的李大姐大包小裹。大姐笑着说:“都是东北土特产,红肠、大面包!”李大姐按捺不住兴奋,不住地说,将来有机会,夏天还要来看看,尤其是太阳岛。
“看离哈客人的脸色,就能知道他们玩得好不好。”赵志超告诉记者。他给李大姐留下电话号,“哈尔滨的夏天更有味道!”
散客增加,机场专职接送员越来越忙
问询处是赵志超这些接送员的“营地”,忙完都回这里。据了解,前些年,旅游团队批次少,但人数多,到机场接送机的活由导游和司机完成。这几年,以家庭、朋友为单位的散客多了,三三两两到站、离哈,旅行社无法派人一趟趟接送,便派生了机场专职接送员。
一楼接站、二楼送站,记者随赵志超来回奔走,将客人安顿得有条不紊。一位安徽小伙子集合过来。他姓李,是一个人到哈玩冰雪的。小李不停地询问:“除了看冰雪外,哈尔滨还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赵志超如数家珍,一一介绍。
7位上海游客到达,兴高采烈地换上厚棉服就冲到室外,感受温度。黄小姐说,就冲着冰天雪地来的,不怕冷!赵志超跟上一句:“我们冰城虽然气温低,但人可老热情了!”
冰城旅游火爆,接送员忙却自豪着
赵志超告诉记者,自己的活随着冰城旅游行情也有淡旺季,冬、夏最忙,平时要好些,但全年365天,大年三十和初一都要守在这里。
前些天,哈尔滨下大雪,一位游客被堵在来机场的路上,眼看着就要停止换票了。游客焦急地给赵志超打来电话。赵志超找到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将机票先打出来,在起飞前15分钟,将客人送上飞机。
据统计,1日到11日,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共进出港航班2444架次,每天运送旅客达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4.5%和21%,飞机上座率超过九成。
“一半以上都是来旅游的,很多都是我们几个接送的。”赵志超语气中透出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