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1日讯 刘忠,60岁,从教38年,是料甸一中一名普通舍务老师,他为人热诚豁达,勤恳朴实,大家更习惯亲切地叫他老刘。
“没啥商量的,这事是信着咱了!”(老刘语录)。2007年,料甸第一中学首开先河,办起了全区第一所寄宿制学校。校长犯了难,急需教师对学生进行夜间看护。他想到了这位踏实、认真的老乡。刘忠临危受命,成为宿舍管理第一人。校领导知道他家里老伴身体不好,儿子在外打工,还要照看年幼的孙子,于是让他回家商量一下再做决定。刘忠斩钉截铁地说:“没啥商量的,这事是信着咱了!……”老伴含泪却没法劝说,因为老刘的“犟”她最知道。每谈起这事,校长都感动地说:“老刘就这脾气,我之所以选择他,因为我了解他!”
“孩子交给咱了,谁说啥都得把孩子照顾好,要不你对不住良心,是不是?”(老刘语录)。其实他何尝不惦记家中的病妻弱子,但工作需要,老刘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寄宿制管理生活。当时条件简陋,管理人员不足,学生不习惯,管理没经验,各种各样的困难难以想象,五十多岁的老刘夜晚管理,白天思考,没几天,他就满嘴血泡,面容憔悴很多。不巧的是,老伴和孙子这时又都生病住院了,距离学校不远,他却没时间去照看。
老刘教体育出身,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照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了一套内务、早操、就餐、就寝等军事化管理模式。经过共同努力打拼,当年就在料甸一中召开了阿城区寄宿制现场会,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而老刘却说:“孩子交给咱了,谁说啥都得把孩子照顾好,要不你对不住良心,是不是?”朴实无华的语言,折射出一个平凡教师“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怀。
“这老头虽有点牛脾气,但他古道热肠、英勇无畏!有他在学校,准没事,咱心里踏实……”(校长语录)。老刘热心肠是出了名的,虽然年龄大了,老刘身体却是一般年轻人也比不了的,学校有事他总自告奋勇。运动会做裁判、滑冰比赛帮着指导运动员、帮老教师收庄稼、打扫清洁校园卫生,他每天笑呵呵的,乐此不疲。
老刘的英勇也绝对名不虚传。2010年9月的一个周五,学生放学,校门外有社会人员持械将学生打伤,老刘冲出校园抢下行凶社会人员手中的镐把,并抓住其中一人扭送派出所。派出所的干警为老刘的勇敢折服,全校师生更是对老刘的英勇行为肃然起敬。他却平淡地说:“我还有条老命,我还怕坏人不成!那是咱的孩子啊!……”但那满眼泪光折射出一名农村老教师的多少关爱与真情。
“老师,我要离开了,真有点舍不得!……老师,你准能活一百岁!”(学生语录)。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多,住宿的更多。思想教育跟不上,容易出问题。老刘就和班主任多沟通,了解学生情况,或与学生谈心,或与家长沟通,给予他们父母不能给予的关爱和温暖。
又当爹又当妈的生活,为难着这位北方硬汉,也感动着身边的每个学生。有一名学生,本来学习成绩优秀,但由于父母离异,这个十七岁的男孩变得沉默寡言,脾气暴躁。因为两家离得不远,他把孩子安排在自己的房间,苦口婆心,关心备至;还约他的父母到校商量对策。最后,这个孩子性格开朗起来,重新进入备考冲刺状态,最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孩子临行前对老刘深深的鞠躬:“老师,我要离开了,真有点舍不得!……老师,谢谢你!你准能活一百岁!”孩子的话语里饱含了多少感激!
“就是差一天退休,我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别让人说出点啥来!”(老刘语录)。还有不到一年就要退休了,好多老教师都想歇歇了。教育局长夜里视察时看到他依然辛勤忙碌,动情地问他还有什么要求,他说:“没有,就是差一天退休,我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别让人说出点啥来!”外人不一定知道,老刘职称都没定上,年轻时教体育,给主科教师让道了,年岁大了,把荣誉都看淡了。尤其管理舍务这六年来,整天整宿基本上都在学校了,家里像没他这个人似的,对妻儿老小疏于照顾,想起有些他心里难免愧疚之情。
“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人生如牛,勤耕不辍。真心为刘忠老师祈祷,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