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8日讯 春节将至,铁路部门迎来了节后返程售票高峰,但是遍布于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的火车票代售点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繁忙景象。电话和网络购票的便捷以及代售点预售期的延后使得越来越多的旅客告别了这种传统的购票方式,各代售点前来购票、咨询的人寥寥无几,显得十分冷清。
多数代售点火爆场景不见
近日,记者走访了中心城区部分火车票代售点,只见售票窗口仅有零星的旅客前来购票。与往年情况相比,这些火车票代售点似乎失去了往日的“风光”。在嫩江宾馆的火车票代售点,售票窗口只有三五个人排队。记者打听得知,这些旅客都是通过网络订票后前来取票的,代售点实际卖出去的火车票数量大大缩减。
“几年前,一到这个时候,前来买票的队伍,早就排成长队了。”在大商新玛特火车票代售点,售票员周丽娟感叹道,这两年随着网上订票、电话订票逐渐普及,加上火车站又开通了自动取票机,火车票代售点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来自龙沙区一家代售点杨经理回忆说,自己的代售点是2006年开的,如今已经开业七年了,最近这两年的售票情况是一年不如一年。2008年、2009年是火车票代售点收入最好的时候。“那时我的代售点售票量算是一般的,平均每天一百多张,一年下来就是四五万张,每张票收5元钱,收入还是很可观的。”如今,杨经理用“惨淡”两字来形容现在的售票量。“现在一天想卖五十张都难,好不容易赶上春运了,紧俏的票都被电话和网络抢走了。不是节日的时候,机子里倒是有票,但是又没人买。”杨经理如是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购票旅客寥寥无几,但是还有少部分旅客办理取票业务,他们通过网络电话订票后前来取票的,会被收取5元钱的代理费。代售点负责人坦言“如果没有这点手续费,很多火车票代理真是做不下去了!”随后,记者走访了我市其他火车票代售点看到,除了靠近火车站、客运站附近的代售点,看上去生意还不错,其他分布在市区的火车票代售点,基本上都处于很惨淡的状况,前几年的代售点火热的情况早已不复存在。
代售点销量与往年相比下降一半
记者从齐火车站了解到,截至目前,包括旅行社火车票代售点在内,我市中心城区大大小小的火车票代售点共有98家,随着网络、电话订票业务的普及,今年春运,我市火车票代售点的放票量减少了一半左右。
齐火车站工作人员表示,互联网订票、电话订票等新方式的兴起,是代售点业务冷清的直接原因。与互联网订票、电话订票相比,代售点在放票时需要加收5元手续费,不仅如此,代售点车票预售期为18天,互联网订票、电话订票则为20天,两天的时间差也使得各代售点流失了部分客源。据铁路部门统计,如今,60%以上的车票都是通过互联网购票和电话订票卖出的,选择售票及代售点购票的旅客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旅客告别了这种传统的购票方式。
网上购票方便快捷代售点无法比拟
“只需点鼠标,坐在家里几分钟就可完成整个网上购票,赶在火车检票前取票,这样不仅省去了排队购票的时间,更省去代售点需要支付的五元手续费,除了网上购票外,电话订票也很方便,何必非要去代售点购票呢?”市民陈刚表示,代售点不仅要取票,还要增加路费的成本,在这个讲究效率的今天,已经是过时了。
“此外,网购车票的好处显而易见,如果行程有变化,在开车前两个小时直接在网站上改签或退票就可以了”市民付天明先生也对代售火车票失去了兴趣。当前,乘坐火车出行依然是人们主要的交通方式,而目前的网络和手机购票更加为其提供了方便,火车票代售点就如同网店对实体店的冲击一样,面临着未来生存的考验。
市民期待代售点实现多功能
在互联网订票、电话订票等方式的冲击下,火车票代售点面临尴尬境地,下一步是否会取消一部分代售点呢?据铁路部门人士表示,总体来看,电话和网络购票确实大大削减了代售点的业务量。但对于一些不经常上网的中老年人来说,火车票代售点仍是买票的主要方式,并且,在客流高峰期代售点可以方便旅客就近购票,缓解各方面压力,火车票代售点仍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
采访中,一些市民建议,如果火车票代售点能够提供送票上门服务,省去旅客通过网络或电话订票后还要到售票大厅或代售点取票的麻烦,或者拓宽服务项目,还会有很大发展空间的。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还没有开展送票上门业务的计划,但送票上门服务已经在上海、成都、福州等地陆续实行,这些地区的代送服务除了5元手续费还按送票距离收取一定数额的送票费,而有些代售点除火车票代售等主打产品外,还增开了保险、机票、酒店、旅游车等的代售代订业务,在经营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多元化发展的渠道,业务量不断增加,效果十分明显,深受广大旅客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