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大姐正在筛选瓜子。
东北网1月28日讯 棉裤里面套棉裤、棉袄里面套棉袄、毛线帽外面套上棉帽子、一个大口罩把嘴和鼻子捂得严严实实、一双厚厚的大棉鞋、一副皮手套——这是壹磕香零食店田大姐冬季的常规打扮,体型有些“富态”的田大姐,配上这些行头看起来更加臃肿,“一天将近10个小时待在外面炒瓜子,穿这么多也没觉得暖和。”
早上8点,记者来到田大姐的零食店,田大姐正在门口盯着炒炉的火苗。田大姐每天炒的1000斤瓜子供不应求,从早上8点开张到晚上10点关门,小小的半地下室一直挤着20多名排队等瓜子的顾客。
当初田大姐卖瓜子只想补贴家用,没想到一干就是17年,而这17年,她的“瓜子事业”从两米长的瓜子摊变成了70平方米的门市房。
在2009年没有门市房之前,田大姐就在顺水街的市场上卖瓜子。最初的两年,田大姐买不起1000多元钱的滚筒式炒炉,只能用40多斤重的大铁锅,用铁锹炒,她和丈夫轮流干,丈夫有力气,炒得时间最长,导致他右臂肘关节患上球膜炎,至今无法伸直。
2009年,田大姐在顺水街买了一间70多平方米的半地下室,开起了零食店,门外支上三个炒炉,以炒瓜子为主,附带卖点糖果。虽然退市进厅了,田大姐却没闲着,每天负责在屋外盯着火候,雇人在屋里卖瓜子。
每年七八月份是田大姐最清闲的日子,这两个月是淡季不炒瓜子,田大姐的工作就是在家照顾儿子,到店里护理机器、打扫卫生,“儿子都19岁了,我们一家三口人从来没一起去旅游、下馆子,淡季的时候,我只想在家休息,懒得动弹。”店里离不开她,她连生病的时间都没有,去年她发烧39℃,照样得天天到店里炒瓜子。
女人都爱美,可自从炒瓜子之后,田大姐很少买新衣,她认为,买了新衣服也没时间穿。“我每天6个小时睡觉、12个小时干活,干活时,煤烟特别重,熏得灰头土脸,哪舍得穿新衣服啊,新衣服买了穿不上,我索性就不买了。”
田大姐的瓜子要炒到腊月二十九,这几天,她天天加班加点,“顾客来了总不能往外推吧。”过年期间,田大姐只休7天,“休息的时间我都安排好了,大年三十和父母一起吃团圆饭,初一、初二打扫房间,剩下几天在家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