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1月29日讯 春节到了,很多在外漂泊的游子已经回到家中。然而,还有一些迷茫的小两口因为争执到底回谁家过年而迟迟无法动身,有些平日相敬如宾的夫妻俩竟因为这事“拳脚相加”。
婆家?娘家?无论选择回谁家过年,剩下的那一方老人注定要“空巢”度过。这不,我市的一对小夫妻就因为“回谁家过年”闹起了别扭。
和睦夫妻为回家过年闹矛盾
小李和小刘夫妻俩,是让胡路区一家私企的职员,两人的老家都不在大庆。
2013年年初,两人举行了婚礼,在大庆定居下来。小两口平时一起上班,一起下班,从来没有因为琐事红过脸,让身边人很是羡慕。
眼看到春节了,单位也已经给员工放了假,小李和小刘便商量起回家过年的事。
小李说,这是结婚后的第一个年,应该回自己家过,要不亲戚邻居都会笑话。可小刘认为,自从结了婚还没回过娘家,好不容易过年放了长假,怎么能让家里的父母空等?
两人争论不下,彼此都觉得很委屈。小李一气之下摔碎了茶几上的烟灰缸,转身要出门。小刘急忙上前拉住小李,气急的小李一把推开小刘,小刘瞬间摔倒在地。从来没有和丈夫吵过架的小刘顿时觉得“很受伤”,看着扬长而去的丈夫,无奈的她报了警。
喇嘛甸公安分局民警随后来到现场。小李并没有走远,只是坐在楼下的长椅上抽烟。民警将小李带上了楼,对双方进行调解。最终,小李和小刘商量,无论车票有多难买,这个春节也要“两边跑”,过了初二就回媳妇老家。
众说纷纭“回谁家”没有标准答案
说起“回谁家过年”这个话题,每一对“双独”或者老家不在一处的小夫妻都有一笔“心酸账”。
今年27岁的小吴已经结婚三年,他认为,过年就应该回夫家,回妻家是违背传统,会被人笑话。在他们家那儿,男女结婚后绝对不可以回女方家过年。平时和别的节假日探望多久都行,但是过年,必须得去夫家。
“我爸妈这么大年纪了,就我一个女儿。平时工作忙,没时间陪他们,过年了不回娘家,还能让老两口自己过吗?”听完小吴的话,市民王女士反驳说。
相比一些“纠结”的小夫妻,社区里的阿姨们则给出了相对折中的答案。“小两口都孝顺,哪边的父母都不舍得放下,那就只有轮流过。三十在一家,十五在另一家。要不就是除夕在一家,过了初二再回另一家。”王阿姨说,另外,对于那些父母都在农村的,小两口就应该把老人都接到市里一起过年。
采访中,有些夫妻“激进”的过年方法也着实让记者吃了一惊。
今年30岁的高先生已经结婚五年,这五个春节,小两口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第一年的时候,我俩因为‘回谁家过年’大吵一架,差点没提到离婚。没办法,只能各回各家了。”高先生无奈地说。
“我们的小女儿现在还不到两岁,坐10多个小时的火车根本受不了,我也不想和老公再因为‘回谁家过年’吵架。干脆,我们谁家都不回,就和女儿一起在大庆过。”市民赵女士说。
心理专家相互理解才是解决之道
针对“回谁家过年”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夫妻两人应该如何进行沟通,记者咨询了大庆市慧缘心理咨询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淑媛老师。
陈老师说,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回家过年,合家团聚是最重要的事,再遥远的路途,再辛苦的旅程也阻挡不了回家的脚步。
随着计划生育的普及,第一批独生子女都已经到了结婚生子的年纪。父母平时见不到孩子,希望能和孩子一起过年,孩子们都想回家尽孝心,陪伴父母,难免会有争执。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相互理解,相互商量。
对于年轻的小夫妻来说,不能把回家过年当做唯一的尽孝机会。除了在节日时回家探望,平时更应该多回家看看。
如果老人在外地,没有机会常常陪在老人身边,时不时地通一下电话、寄回老家一份特产、孙子孙女一声甜甜的问候,都是让“空巢”的老人不再感到寂寞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