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9日讯 28日,春运迎来客流大增的“爆棚”景象,务工流、探亲流和旅游流同时涌来,在火车站内,到处都是人们回家的身影和匆匆的步伐——哈尔滨铁路局27日均客流量8.1万余人。
哈尔滨火车站外熙熙攘攘的人流。王东 摄
记者27日来到人潮涌动的哈尔滨火车站,感受春运最高峰。
4个临时候车室
全部挤满旅客
哈尔滨火车站,除军人、母婴候车室外,还有5个候车室,另外还开辟了4个临时预候区。10余个候车室,“屋屋爆满”。
1号候车室内,一眼望去黑压压一片。客运值班员丁海宝在候车室内,几乎要使出“轻功”来维持候车大厅内秩序:“请把行李放在脚下,不要占用座位,谢谢……”说话间,一名旅客拿着去往七台河的车票,被挤到丁海宝眼前,“这车是在哈站发不?”丁海宝一看车票,忙推了推刘忠发的胳膊:“快去哈东站,晚上发车,还来得及回家!”
2秒钟检一张票
票夹报废得特快
2号候车室,随着列车进站,检票口排起的队伍越来越长。一趟车下来,检票员韩靖已经检票六七百张,张嘴要说话,半天才发出了声响,他趁检票未开始的空隙,赶忙喝了一口“胖大海”水。
没休息2分钟,一趟列车进站了。人群从记者和韩靖中间鱼贯而行,记者只能和他“隔空喊话”。韩靖喊着说,碰到不热的线,一趟车下来也就检票六七百张票,要是赶上去往广州、北京、上海的热线,一趟车起码要检1000多张票,人多票多,“就连票夹都报废得特别快”。
在韩靖的检票口,每分钟大概有二十七八名旅客通过,“大概2秒钟检一张票”。而在韩靖检票口的前一道关,则是“实名制”关口,“实名制”验票员最大的感受就是“嗓子累冒烟了”,因为每“实名制”一人至少要多说两句话,“请出示车票、身份证。请抬头。”
安徽打工夫妇
候车室住一宿
纪美华和老伴都是安徽阜阳人,两口子在哈尔滨当粉刷工,26日“才拿到一年的工钱”。27日中午,两口子就赶到火车站,在车站候车室住了一宿。
俩人的车票买得很特别,“我俩一趟车,一人卧铺,一人硬座。”为啥买得不一样?记者追问之下,纪美华无奈说,“不是没卧铺票了,是不舍得买——买卧铺票对农民工来说太奢侈。但没办法,老伴腰间盘突出,站20多个小时回家,人就完了。”
“说点高兴的”,纪美华哈哈一笑。回家最想做什么?记者问。“回家看看儿子,打打麻将,没啥了……”说起儿子、说起老家,纪美华的眼圈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