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31日讯(记者 李澄)“不管你是谁,群发的我不回,这不是面子的问题,我只是怀念真的东西”,这首央视春晚上的神曲《群发的我不回》表达了百姓心声。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生活处处被改变,新春拜年方式也被不断创新,如今群发短信拜年已经越来越少了,微信微博拜年、视频拜年等新形式越来越受到追捧。
群发短信拜年被指“缺诚意”
多数网友表示,对群发的拜年短信已经麻木了,那种编辑好的群发短信千篇一律,觉得挺没意思。收到这样的短信只看是谁发送来的,对于短信内容几乎不看,有时候敷衍回复一条罢了,完全成了一种走“形式”。而且群发短信少则花费十几元,多则上百元,耗费人力物力,还让人觉得不够真诚。
“微”拜年低碳环保情意浓
自智能手机普及以来,微博、微信等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据统计,目前微博和微信用户数均已超过三亿人。除了多媒体的发送方式以外,又可以群聊,多种多样的应用使得人们通过手机无缝连接,被不同年龄段的人喜爱。

微信拜年。东北网记者 李澄 摄
市民范女士接触微信时间不长,每天却爱不释手,新年她就通过微信向亲人朋友拜年,范女士自己精心编辑了一段亲切的文字,晒上自己的照片,录制好一段声音,在微信群和“朋友圈”给亲友们拜年。

英国首相通过微博拜年。
网友“小志”一直很喜欢刷微博,他觉得与传统写信、电话、短信等方式相比,微博拜年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在微博上制作电子贺卡送祝福。他还发现,英国首相前不久也编辑微博给全球华人送上了新春祝福。
视频拜年 触手可及的感动
在哈尔滨奋斗的80后小伙黄先生,今年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够回到家乡陪父母过年,于是在年三十晚上,黄先生通过多方视频的方式给在不同城市的亲人拜年。黄先生说,虽然不在一个城市,却能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彼此的变化,拉近了空间上的距离。
还有一些网友通过手机APP录制拜年视频,虽然只有短短几秒,但是呈现效果却比照片或文字生动很多,已经成为了马年流行的一种拜年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传统的拜年方式,如上门拜年、电话拜年、寄贺卡送祝福等还在继续上演着,无论是新形式还是旧传统,无论拜年花样如何翻新,最重要的还是怀揣一颗真诚的心,送上最真挚的祝福才是“拜年”本身最重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