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3日讯(记者 孙岚)羽绒服、帽子、围巾、手套……第一次来哈尔滨的南方姑娘小孟捂得严严实实,她是成都人,老公小吴是哈尔滨人,今年是结婚第一年,作为新媳妇的她,当然要到北方的婆婆家过年。晶莹剔透的冰雕、古老优雅的欧式建筑,小孟对哈尔滨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
小孟展示包好的饺子。东北网记者 孙岚 摄
饺子是北方过年必备的一样食物,南方过年的时候则做汤圆。除夕夜,全家人齐动手包饺子,因为小孟是南方人,在娘家的时候从来没包过饺子,所以不会做,包饺子就是第一堂课,从和面、和馅、擀皮儿到包饺子,小孟学得很快,这一套流程竟然都能够独立完成,并且包得有模有样。颇有成就感的小孟将自己包好的饺子照下来,发到微信的朋友圈,向自己的朋友们炫耀:我也会包饺子啦!
小孟学擀饺子皮儿。东北网记者 孙岚 摄
尽管四川方言与东北普通话有相似之处,但个别方言土语也大相径庭。吃饺子的时候,婆婆让小孟去“外屋地”拿点香醋,小孟一头雾水问:“外屋地是啥子?”听完,大家都笑了,婆婆乐着对小孟说:“‘外屋地’就是厨房的意思。”吃完饭,小孟要去帮忙洗碗,婆婆说:“不用你管,去屋里跟他们唠嗑吧。”小孟又是一脸诧异地望着婆婆:“唠嗑啥子意思?”婆婆解释道:“‘唠嗑’就是聊天。”“哦,我明白了,就是四川话‘摆龙门阵’的意思。”
小孟学和馅。东北网记者 孙岚 摄
在东北度过的第一个除夕夜,小孟感触很多,南方和北方的文化、语言差别很大,但是同时也给她带来了很多的新鲜感,不同的是地域差异,相同的是浓浓的年味。
责任编辑:王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