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带着家乡的酸菜上飞机 三亚处处遇东北乡亲句句闻东北乡音
2014-02-07 11:07:56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薛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7日讯 机场里到处都是东北口音,为此增加了多个航班。大年三十凌晨两点半,记者乘坐的班机在三亚凤凰国际机场降落。

  等行李的人群中,到处是这样的乡音对话:“我带了大葱、土豆、干豆腐。”“我连五常大米都托运了。”“唉呀妈呀,我的酸菜不会漏汤吧!”几乎家家的行李都“超重”,行李车一时成了最紧俏的物件。

  脱掉棉衣、换上短袖。出了机场,街上嗖嗖行驶的车辆,满是挂辽吉黑车牌的,要不是扑面而来的湿润空气和路旁成行的棕榈树,记者真怀疑自己仍旧身在哈尔滨。4岁的女儿悠悠感觉很神奇,一觉醒来就从冬天到了夏天,很是开心。

  年三十早8时许,记者徒步到300多米外的农贸市场采购。当地农民陆续挑着担子来卖自家产的四角豆、奶白菜、樱桃、草莓、芒果、椰子、太阳果等地产果蔬,只花了300多元钱,就买回够一星期吃的蔬菜和水果。贴上对联、福字,挂上红灯笼,春节就到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一直没歇气儿。

  一通电话,跟哈尔滨的朋友报了行程。没想到,紧接着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等素不相识的人都陆续打来电话:“我是谁谁的朋友,你到海南了?一起过来吃年夜饭!带着老婆孩子一起来!”哈尔滨的、漠河的、牡丹江的……10家共30多口人如约到了一家海鲜大排档。已有人早早采购了足够食材,交给档口加工。有人带了干肠,有人在“家”现做了锅包肉等家乡菜,一位朋友从哈尔滨带来了东北小烧……临时组合的“超大家庭”吃得开心、喝得畅快!给老人拜年,给孩子压岁钱。这样的“拼家”异地年夜饭在三亚很流行。

  初一下午,在“家”门口,记者巧遇自驾来三亚的大庆王先生等四家人,记者凭着一贯的“自来熟”,吃着王先生带的干豆腐卷大酱和克东腐乳,天南海北地聊着。当晚,王先生他们在海坡村的海边搭帐篷露营了。

  初二开始,记者和大批来海南的东北人一样,开始旅游,猴岛、天涯海角、鹿回头、蜈支洲岛……一天一个景区。最是他乡遇故知,在海南的街头、景点,总能遇到家乡的熟人、朋友,甚至还有十几年来在哈市都没见到的老同学。“走,一起喝一杯!”千里之外,熟悉的乡音分外亲切。

责任编辑:李逢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