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巡线员抽出井室里的积水
生活报2月8日讯 74.5公里供热管线,405口供热井,这些数字,组成哈尔滨华能集中供热公司热力输配分公司供热管网巡查人员每天的生活。尤其在春节期间,这些“80后”小伙子们更是不敢有丝毫马虎,因为,在他们的背后,是道里区、道外区2400万平方米、23万户居民的暖屋子。1月31日,大年初一17时,当晚值班的第三巡线组4位成员吃过饺子后,驾驶工程抢险车开始对辖区内供热井室进行逐一巡查。
从位于道里区工程街的公司出发,一路上,鞭炮声此起彼伏。巡线三组组长李玮男说:“我干供热这行三年了,每年春节都是这样过的,习惯了。”说话间,记者随同巡线员来到管网巡查第一站:经纬十一道街与工部街交口。两个检修井的井盖一打开,一股热气冲出2米高。“检修井内的温度最高时在70℃以上”。测温仪显示,此时井下温度35℃。队员们启动设备向井内吹风。20分钟左右,井内降到13℃左右,检测井内空气质量达到作业标准,巡线员准备下井。此时记者已经“冻透”。
巡线员帮助记者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记者和队员们带着强光手电和气体监测仪器下到井下。直径一米左右的检查井里黑洞洞的,带着手套,依然能够感受铁梯的冰冷。在数到第17蹬下井梯时,巡线员刘峰提醒:“脚下有水、旁边是热网,小心。”记者在5米深的井下看到,直径一米的供热管线横在井下大约20平方米的空间内,李玮男和刘峰熟练地检查管线位置是否变动、阀门和地下水渗漏、压力表等情况。地下井内空间陕小,两个人错身行走都很难。“把水泵从车上搬到井口,积水快没过管线了。”李玮男用对讲机指挥地面上的两位巡线员。李玮男告诉记者,井下的积水有可能是地下水上升所致,按照巡线操作规程,必须将水抽干净,否则供热管线长时间浸泡,容易出现管线移位或漏水情况,如不及时发现,都可能管网爆裂。“巡线时,你们最怕什么?”记者问道。李玮男说:“最怕听到检查井下有流水声。其实及早排查隐患,比抢修时遭罪强。”
23时许,74.5公里管线、405口供热井全部巡查一遍,大家返回公司。热力输配分公司经理吴坚告诉记者,每年春节,他们必须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每天要对辖区内的供热管网巡查两次,同时,还担负着处理管网突发故障等重要抢修工作,今年春节遇到降温,为保供热大动脉安全稳定,全体巡检队员24小时轮班在室外守护供暖管线,不敢有丝毫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