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严冬里,走进失能老人的温暖家园
2014-02-10 09:29:1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姚建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图为本报记者在护理院采访,也当起“志愿者”,和易连军一起为老人擦洗身子。李贺摄

  黑龙江日报2月10日讯 2月8日,农历正月初九,最低气温零下24摄氏度。严寒中,飘落下零零散散的雪花。

  上午9时,阳光照进齐齐哈尔市建华区诚信失能老人护理院病床前。患有帕金森氏症的71岁徐宝传老人虽然说话有些吃力,但对正在喂他吃第二顿餐食牛奶的养老院院长易连军还是伸出了大拇指。看着眼前的情景,徐宝传老伴韩秀兰阿姨情不自禁:“这里的服务太好了,比亲人还周到,老伴身体比刚来的时候强多了!”

  作为原齐齐哈尔铁路医院主管护师的易连军,10年前目睹母亲突患脑梗塞瘫痪在床的痛苦,萌生了开办失能老人护理院,为失能老人服务的想法。 2003年,易连军卖掉家里的房子,办起失能老人护理院。随着收治失能老人的逐渐增多,护理院从原来只有8张床发展到现在的拥有100张床位的全市首批“四星级”护理院,先后护理过百余位老人,最大年龄105岁。其中12位患者完全康复回家,有16名气管切开的病人拔掉气管套恢复正常生活,114名褥疮患者完全治愈。

  易连军曾被评为鹤城十佳孝星,连续3年被评为鹤城十佳孝亲敬老楷模,2012年被授予“感动鹤城”十佳市民荣誉称号。前不久,被评为2013“感动龙江”十大人物。

  说起刚刚过去的春节,易连军告诉记者,在这里生活的89位失能老人年三十都吃到了10个菜的年夜饭,午夜12点准时吃到饺子,让每一位老人在这里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10年间,易连军带领护工为“老爹、老妈”们量身订制出一套专业护理程序,每天定时给老人测血压、脉搏和体温,指导用药;每3个小时给老人翻一次身,24小时不间断;定时给老人敲背、按摩;早晚各一次眼部护理、口腔护理;定时擦身理发、喂水喂饭,鼻饲老人每天5次营养搭配进餐。看到老年人安详满足的样子,听到老人家属一句“您辛苦了”的温暖话语,易连军觉得所有付出都十分值得。

  正在一旁打扫卫生的易连军丈夫王洪林说,她们24小时为老人忙,我就是24小时的助手。今年63岁的王洪林原来是一名机车乘务员,为了帮助办好护理院,老王提前5年退休,成了护理院一名不拿薪水的“编外”职工。

  “这些年没睡过一宿完整觉。”今年60岁的易连军说,每天只有后半夜才能睡,前半夜怕老人们发生抽搐、心脏疾病、或无意识拔掉鼻饲管等情况,都不敢睡觉。这份牵挂使她一边睡觉,一边听着老人的“动静”,这也养成了她常年不关门睡觉,听到动静马上起床的习惯。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元宵节做准备的易连军告诉记者,作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去年的“两会”上她提出加强对失能失独老人的服务与保障,呼吁建立一套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失能失独老人护理专业培训,希望更多有爱心的人士加入到护理队伍中。在一个多月前举办的2013“感动龙江”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大屏幕播放的易连军动人事迹短片,赢得了现场观众长久而响亮的掌声。易连军说:“凡是生命,都应该有尊严,我想让失能老人过有尊严生活、过上幸福的生活。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