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烦心:过年都在还人情债
●最累脑:怎么让孩子合理利用压岁钱
生活报2月10日讯 给小辈们压岁钱一直是人们过年的习俗,代表着长辈们的新年祝愿。可是随着经济水平日益提高,压岁钱的行情看涨,起初只是给一百、二百元,现在的红包动辄五百、一千元,收钱的孩子们高兴了,负责散红包的家长们纷纷高喊“压不起”。
哈市的崔先生已经有点害怕别人递过来的压岁钱,因为他还要按数,甚至加倍还回去。以前一次还是给个一两百,现在一个孩子就得给出去五百,隔辈的甚至要给一千。“今年孩子收了3400,我给出去3800。总有一些亲戚朋友今年帮了你的忙,要表示谢意多给一些,还有些不太熟的亲戚也给压岁钱,这都是人情,让我觉得压力好大。”崔先生说。王先生是去年新任爸爸,王先生的表哥们先于他育有子女,今年春节家宴上,王先生收到三个表哥给自己女儿的压岁钱。“之前我没给过他们的孩子,今年也没准备,给我弄得特尴尬,过后还得给人家补回去。”王先生觉得,这么转圈给钱有点麻烦。“记得我小时候,老人最开始给的还是糖块呢,那时就图个喜庆乐呵。”哈市的尚女士说:“最累脑子的是怎么让孩子把压岁钱交出来,或是合理利用。要不孩子动不动就要买IPAD,买UGG,然后拿去学校跟同学们显摆。”
对此,专家建议应该正面引导孩子,让孩子了解压岁钱的历史、传说和长辈们的真正用意,理解压岁钱只是一种祝福的方式,而且应该引导孩子们合理地利用压岁钱。对于那些高喊“伤不起”的父母们,专家的建议是,也可以与家人们约定,给孩子们互相买点实用的礼物,代替压岁钱。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