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0日讯(赵琪 赵丽敏 记者 印蕾) 日前,国家明确3至5年内逐步建立全国雾霾与健康监测网络体系。哈尔滨成为全国雾霾与健康监测网络城市之一,在道里区和香坊区设两个监测点。记者从哈尔滨市道里区疾控部门获悉,该区已对1100名常住居民的相关信息进行了监测,将为雾霾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进行风险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千户常住居民被取样数据翔实
目前,道里区将监测对象选择在居住人数密度较高的康安社区,在该社区抽取了400户、1100名常住居民,对其冬季通常情况下出行模式及相关指标等信息进行了监测。与环保部门的监测点有所不同,疾控部门监测点的高度设在了10到15米的楼顶。疾控部门通过大气采样器使空气中的尘埃落入置于仪器内的玻纤膜及石英膜上,同时监测环境大气压、采样器环境温度、平均温度、采样时间工况体能等对雾霾天空气成分的监测分析,对比观察室内PM2.5和周边环境的关系,每月10-16日连续7天到监测站点取样,每天采样24小时,并送到市疾控中心进行PM2.5等33项指标的分析。
中小学生为监测重点
据介绍,此次监测将以中小学生为重点,覆盖全部人群,将对人群的活动模式进行研究,包括不同人群每天的活动量、呼吸量,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等都将详细记录。目前,道里区疾控中心已在安阳小学选择了不同年级600名学生进行了监测,并整体随机抽样300名学生进行了肺功能和唾液溶菌酶的检测。
监测天气同时监控就诊量
环境与健康研究专家发现,雾霾天气时,儿童、老年人、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易感人群的患病率增加,急救中心急救车出诊的次数明显增加。记者获悉,与环保部门监测雾霾天气不同,疾控部门在监测雾霾天气的同时,还要监控二、三级医院门急诊量,以及患者疾病数据,然后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掌握空气污染暴露水平及人群健康影响变化趋势,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