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搜 索
冰城节后招工求职“两相难”
2014-02-11 10:13:12 来源:生活报  作者:宋菲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一位招工老板愿为厨师提供“4000元+奖金”的月薪

  生活报2月11日讯 春节过后,哈市出现用工务工高峰期。10日,记者在哈市抚顺街多家劳动力市场看到,许多用工单位都挂出招聘单,甚至有些企业的老板直接开车到现场招人,随招随走。现场更是人头攒动,求职者络绎不绝。记者发现,虽然从用工数量和求职人数来看,今年的用工形势“大好”,但是实际上用工市场却出现发“荒”的尴尬局面:对用工方来说,求职人数多,但招到合适的人太少;对求职方来说,用工企业多,但合适自己的又太少,冰城出现招工求职“两相难”的情况。

  节后招工难

  餐饮行业首当其冲

  记者走访中发现,餐饮业最缺人,数量占整个用工企业的一半左右,每月薪资普遍在2500元以上,厨师等职位工资更高,月薪达到四五千元左右,但如此高密度的企业招人,却面临着招不上人的情况。

  “招厨师,月薪4000元,如果有合适的,马上上岗。”一个30多岁的男老板在自己的轿车前吆喝着。“包吃住不,有休息日吗?”求职者问道, “包吃住,一个月休息2天,如果不休息可以给工资,会炒海鲜的工资5000。”老板对记者说,现在招聘厨师和服务员太难了,即使高工资,对方还要求更高的待遇,每周都要有休息日,而且工作还不能太累。“工作有的是,但是找个合适的愿意干的人真的很难。”老板无奈地表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留住工人,很多饭店都采取了压工资的办法。“现在有的饭店压我们的工资,少则半个月,多则一个月,有时干了一个月的活却拿不到钱。”家住哈西的市民马大哥是一名厨师,他坦言压工资的情况确实存在。对此,一快餐店老板说:“压工资就是防止工人走,即便如此,有些年轻人仍是说走就走。”

  普通求职者“价比三家”多观望

  “想多走走,多看看,哪家给的工资多、待遇好就去哪家。”这是记者在采访时多数求职者的心态,“观望就业”也成为了劳务市场的“时髦”现象。 23岁的小林想找一份服务员的工作,一上午他在整条街上转了一圈又一圈,目的就是找个“高薪”的工作。“你别看服务员的工资都差不多,但是我还是想找个工资相对高点的,环境相对好点的,饭店也要相对大点的工作。”小林告诉记者,他目前已经看好了四家饭店,但是最终会选择哪一家,自己还要继续想想。“我现在不着急,可能正月十五之前能定下来。”小林说。

  “现在不赶紧工作就又浪费了一天,生活成本就又增加了,这要是现在有工作一上午就能挣60多元,何必非得‘价比三家’呢?”一位老板摇着头表示,现在求职者找工作看似积极,实则不急,这是因为总想比哪家更好。“一位搬运工人每月2500元,这也不低了,但是很多人还是不愿意做,现在求职者挑工作的情况挺普遍的。”一位招搬运工人的老板也赞同地说。

  招工求职“两相难”凸显劳动力结构失衡

  在众多的用工岗位中,记者注意到,油漆工、钳工、木工、水暖工等技术类较强的工种月工资都在4000元以上,但这类工种基本上少有人问津,更难招到人。

  “我们从初八上班第一天就在这开始招人,但是现在一个人也没有招到。”一个木门企业的招聘负责人说,该企业招聘油漆工和木工各3人,工资都在4000元以上,但是招聘效果还是不理想。“前来询问的都是冲着四五千元的工资来的,但是实际上他们的能力却不符合这个工资标准。我们要的是成手,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培训他们。”

  对于此种情况,人力资源专家表示,招工求职“两相难”,实质上是劳动力结构失衡。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紧缺,部分高技术人才又期待较高的待遇而犹疑不定;普通求职者不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难以胜任高技术含量的职务,但也不愿从事相对比较低端的工作,于是就出现了企业招工难,求职者找工作难的情况。对此,一些招工老板们建议:“缺少专业技能的普通求职者,与其在选工作时浪费大把时间,不如找个差不多的工作,先把活干上,把钱挣到手比较实在。”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