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灾农民秦国文、贾秀玲夫妇对未来充满憧憬。
黑龙江日报2月11日讯 累计投入重建资金3.98亿元,除1921户自愿在今年修复倒损房屋外,1.33万户抢在去年11月中旬前全部修建完成。正月初十,记者探访大庆受灾百姓,倾听农民秦国文心语——
2013年,松嫩两江流域遭受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受灾严重。春节之际,受灾百姓如何度过,还有什么困难和打算?正月初十,记者踏上探访之路。
采访车从杜尔伯特县城一路向西驶出,至30多公里处左拐,连接主公路的,是一条三四百米长、用泥土垫高的小路。小路南边每隔一两米,就插着一根高低不等的粗木桩,将一片原本为耕地、现已不见边际的“冰湖”隔离开来。“去年洪水太大了,这条通村水泥路被筑成了土坝,高出原路一米多。”在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吉宝亭的介绍中,记者走进克尔台乡扎朗格村波贺岗子屯。五六十栋模块节能房错落有致,蓝顶白墙、格式统一,水泥路、太阳能路灯、铁制栅栏穿插其中,冬日上午和煦的阳光普照着洪水后新生的小村屯。
听说记者来访,受灾农民秦国文、贾秀玲夫妇领着记者参观他们60平方米、两室一厅的新家。整洁的地砖、防盗门、塑钢窗、墙柜、铝塑板墙面,加上热炕头,让秦国文有些神气:“建新房用了4.1万元,其中政府出资2.9万元,我又拿出三四万元装修。等有钱了再装上暖气,就更暖和了。”秦国文告诉记者,去年8月下旬洪水漫过来,短短三天,他家东西院两栋两间房,连同这些年攒下的仓房、牛舍、院套,十多万元的家产全都“报废”了,本来准备今年结婚的儿子也被洪水“淹”跑了,第一次外出打工。靠着政府给的2700元临时救助金,在政府提供的帐篷里度过两个多月,新房框架就起来了,夫妇俩又拿出仅有的几万元钱装修,赶在年前十几天搬进了新家。
“我家三口人有近60亩耕地,养了6头奶牛,还打鱼,2012年收入七八万元,是全屯60多户中数一数二的富户。本来都算计好了,2013年能赚13万元,没想到一场洪水过后,除了政府帮建的这个房子,全家被淹得一干二净。”说到大年三十第一次没有和儿子一起过、买不起一挂鞭炮、年夜饭就着一盘菜和两盘素馅饺子喝闷酒,村民眼中的这个能人、强人,眼圈“唰”地一下子红透了。记者在秦国文家的厨房里,意外看到一大洗衣盆冻猪肉。“年前我把自家养的猪杀了,没舍得吃。明天家里来客,摆上两桌,补个年宴。”说到这里,秦国文才从悲伤中走出来:“屯里的耕地被几千万立方米的洪水泡着,今年恐怕地都种不上了。过些日子开春了,工程队就上来了,我给他们打工去,媳妇在家养牛犊,再搞点副业。政府已给我们安了新家,‘车到山前必有路’,同灾害抗争,咱一定能挺过去。”
去年洪水过后,大庆市政府及时组织受灾群众安置、倒损房屋修建、基础设施恢复等重建工作,省、市、县区累计投入重建资金3.98亿元,除1921户自愿在今年修复倒损房屋外,余下的1.33万户抢在去年11月中旬前全部修建完成。受灾群众和秦国文、贾秀玲两口子一样,安然走过了这个寒冷的冬天,翘盼着春暖花开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