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探秘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给飞机洗澡除冰的全过程
2014-02-12 10:00:3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石岩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12日讯 由于气温低,早出港飞机表面会出现结冰、冻霜现象,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飞机安全起飞前需要做哪些工作?11日清晨,记者来到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探秘给飞机洗澡除冰的全过程。

  寻冰手掌直接摸冰凉机体

  当天6时,天刚蒙蒙亮,太平国际机场偌大的停机坪上,因没高层建筑遮挡,凛冽的寒风吹在脸上生疼。

 除冰师给飞机除冰 记者 石岩松文/摄

  此时室外气温-20℃,记者穿着厚毛衣羽绒服外加两条棉裤,跟着机务保障部高金龙和魏庆彬走了一圈就已脸发麻、手脚发僵。高金龙穿的皮衣摸起来已经有些“拔手”了。高金龙笑着说:“这几天已经算暖和了,年前最冷时都在零下30多度的室外工作。”

  “给飞机除冰,一要看、二要摸,然后才能喷除冰液。”在一架最早起飞的川航8878次飞机前,高金龙向记者说着给飞机除冰的工序。在低温环境下,给飞机除冰要先目视检查,观察飞机机翼、机身表面是否有积雪、冻霜等情况,然后徒手触摸发动机进气道等重点部位,检查飞机表面是否存在肉眼看不到的透明冰。一边说,高金龙一边摘掉手套触摸冰冷的飞机表面。记者也试着摸了一下机身,一股凉气沿着手指直接窜入身体。记者赶紧将手缩了回来。不到5分钟,高金龙暴露在外的双手已冻得通红。他趁着从右侧机翼走到左侧机翼的空当将双手握在一起放在嘴前使劲哈了口气又继续检查。

  除冰高空吊篮里体验“冰火两重天”

  7时,高金龙检查完后,负责除冰的魏庆彬系上安全带,跨进除冰车的篮筐,将安全带的吊环卡好后,被除冰车摇臂带到距离地面十多米的高空。调整好角度后,魏庆彬手举喷射枪,开始为机翼和尾翼喷射除冰液。由于气温低,除冰液在喷出的瞬间,变成白雾散开,魏庆彬经过的地方烟雾四起,迎风喷射导致飘散的白雾迎面扑向魏庆彬。上升、下降、前进、后退,魏庆彬通过佩戴的耳麦,不断与司机沟通调整高度和方位。路面有冰包,除冰车在行驶时产生震动,站在吊篮里的魏庆彬也不时左摇右晃。

  7分钟后,魏庆彬除完冰下来时,鼻尖已通红。“又喝了不少除冰液,又咸又涩。”魏庆彬笑着说。这时,另一位除冰师立即跳进除冰车篮筐,篮筐再次升起,将他依次送到机翼、尾翼等各操作面,以便他用手进行触摸检查。

  高金龙告诉记者,完成一架飞机除冰工作一般需要5至10分钟,忙的时候要连续给三四架飞机除冰,这就要求他们在零下二十度的低温中一站就得半个多小时,即使穿着厚厚的棉靴也都冻透了。除冰液的温度在60℃,风将除冰液吹到脸上,除冰人员便如同处在“冰火两重天”中。

  每年从10月末至次年4月初,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机务保障部工作人员都要为飞机除冰,每天少则二三十架,多则七八十架。

  连日来,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日均运送旅客4万多人次,起降飞机超300架次。

责任编辑:李逢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