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4日讯 把口耳相传的信息整理记录,把普通百姓的回忆编撰成册。近日,哈尔滨市方志办举办了一期口述历史培训,这种新型研究历史的方式在我市悄然登陆。也许明天,您的回忆也将成为哈尔滨历史记录的一部分。
普通大众成研究对象
12日9时,在市方志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口述历史培训。20多人把六楼培训中心的座位坐得满满当当,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历史系的老师正在对所有学员培训如何进行口述历史记录。市方志馆馆长助理韩士明告诉记者,口述历史,是由准备充分的访谈者以笔录、录音、录像等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的一种研究历史的方式。它把历史研究的关注对象从上层社会的精英人物转为对准普通大众,使这些人的行为和记忆有了进入历史的机会。
“通过口述,史学家往往能够获得难以在官方文献中寻获的珍贵材料,例如某场战争,某个事件当中个人的际遇,家庭的移民史、亲属与家族内部的关系等等,它都可以提供必不可少的史料补充。我市的这种材料很缺乏,一些亲历的老人年龄越来越大,现在急需进行抢救性采集和整理。”讲师包洪梅说。
选题需专家进行论证
在这次培训班学员中,除了市方志办工作人员还来了五名普通市民,网友小叶杨就是其中的一员。“我的工作跟历史没多大关系,参加这次培训主要是对历史很感兴趣。之前看过一些有关哈尔滨的史料,发现多是数据的累积,没有更全面更丰富的内容。历史是让后人更真实、全面地认识以前的世界,光是数据的累积我都不愿意看,更别说是年轻人了。口述历史这种方式很新颖,我也希望有机会能参与其中。”小叶杨告诉记者。
“我市的冰雪、老工业基地、欧式建筑等,许多老人的亲身经历和所感所想,对于研究哈尔滨的历史发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口述史能够在揭示历史的深层结构方面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今年我们打算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韩士明说,一旦口述历史有了成果,我市的市民不仅可以到市方志馆、图书馆、档案馆查阅,也可以在网上查询,更有可能在电视上看到。
口述历史的选题需要专家的论证,而正确的访谈对象则与普通百姓息息相通。目前,市方志办已计划启动口述历史相关项目,作为城市的一份子,你有可能成为记录历史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