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4日讯 过了月末、年末考核时点、过了国庆、春节等节日假期,银行都会将高收益率的传统理财产品“收起来”,产品预计年化收益率会走下坡路。这是自银行理财产品诞生之日起,多数理财产品收益率遵循的一个规律。但是,在今年春节之后,这个规律开始发生了变化。
传统理财产品
持续“坐5望6”
A
“我以为春节过后理财产品收益率得一跌再跌,没想到不仅多数产品收益率仍然很高,个别产品还出现不降反升的情况。”昨日,正在银行选购理财产品的宋女士告诉记者,春节前这家银行推出的期限为90天,起购金额为5万的一款理财产品,预计年化收益率为5.1%,而近期推出的一款期限起购金额类似的产品,收益率却达到了6%。
往年春节过后,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会较节前下降大约1个百分点左右,但是,近日记者走访我市部分银行看到,今年春节过后,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并没有“一落千丈”,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只是部分产品出现小幅回落,仅仅下降0.2个百分点到0.3个百分点,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仍然居高位。
记者对比了近两年春节后理财产品的预计年化收益率发现,去年春节后,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大约在4%至5%;而今年节后,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5%至6%之间,个别产品收益率甚至达到了6.9%、7.1%,就连收益率一向踮着脚尖够“5”的国有银行,多数产品收益率也攀高并维持在5%以上。
2013年被金融界人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理财狠挖了一回银行的墙脚。就在昨日,京东商城开放申请首批50万名“京东白条”公测资格,白条用户在京东购物时可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信用赊购服务,最高可获得15000元信用额度。这被坊间解读为互联网金融首款面向个人用户的信用支付产品。
面对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理财的“攻击”,银行也开始发力“反击”,将只有在内部“资金偏紧”等情况下才能看得见的理财产品高收益率,变成了常态。并拿出了传统金融借道互联网做产品的招数,趁机推出类“宝”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反“宝”保卫战已打响,未来传统银行或将与互联网金融进行贴身“肉搏”。最终受益的还将是投资者。
与互联网金融贴身“肉搏”,传统理财收益率居高或成常态
借网生“宝”
银行应对袭击
C
中国工商银行日前联合工银瑞信基金,推出了互联网金融产品工银现金宝。在“现金宝”申购页面上记者看到,该款产品可做到“24小时随时取现,最快1秒到账,并支持手机客户端、微信快速取现,没有任何手续费”,另外,产品起投金额仅为1元,产品特点可完全与“宝宝们”相媲美。在7日年化收益率方面,“现金宝”2月12日的收益率为6.16%,直逼同日支付宝收益率6.29%。业界人士将工行推出的“现金宝”视为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的正式反击。
记者了解到,向“宝宝”军团宣战的传统银行并非只有工行一家,多家银行已经开始联手基金公司,推出可以随时赎回、随时变现的货币基金,应对“宝宝”军团的袭击。
有消息透露,目前,民生银行直销银行主要提供的“如意宝”账户,已经进入最后内测阶段。“如意宝”是一款基于货币基金的互联网余额理财产品,主要特点包括“随时取用”、“天天收益”、“低起投点”等,显示出较鲜明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属性。另外,交通银行推出的“货币基金实时提现”业务,在该行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和柜台均可实现快速申购和赎回,客户赎回货币基金资金可以实时入账,实现“7×24”小时资金“T+0”到账模式。
资金面偏紧
高收益或将成常态
B
广发银行理财师张毅认为,银行出现如此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多数是受到了银行资金面偏紧的影响。在年初、春节过后,随着银行资金面宽松起来,本应回落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仍然居于高位,这预示着银行传统理财产品上“5”、上“6”或将变成了一种常态。
有专家分析,今年资金面仍将会维持偏紧态势,流动性不会过于宽松,理财产品收益率或继续上演保持高位的“神话”。
另外,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放开,以及互联网金融的接连挑战,势必会给银行带来空前的压力,因此,银行会继续使出投放高收益理财产品的招数,争取更多客户资源,应对各方面的压力。
余额宝、理财通等互联网金融产品收益均是来自其对接的货币市场基金,互联网金融与热门社交平台走到了一起,极大地降低了客户购买货币基金的心理障碍。“宝宝”军团的出现及持续壮大,给传统银行带来的压力日渐明显起来,而活期存款的严重流失,成为各家银行眼前最头疼的问题。此时,有银行开始借网生“宝”,推出类“宝宝”产品了。
银行名称 今年春节后产品 去年春节后产品
龙江银行
80天 5万 5.8% 90天 5万 4.6%
210天 5万 6% 182天 5万 4.8%
工商银行 34天10万 5.8% 35天 5万 3.4%
130天 5万 5.6% 118天 5万 4.2%
浦发银行 89天 5万 6% 98天 5万 4.5%
362天5万 6% 364天 5万 4.9%
哈尔滨银行337天 5万 6.2% 304天 5万 5%
银行理财产品预计收益率对比表
期限 金额 收益率
期限 金额 收益率
限定转账额度
银行防被“挖墙脚”
D
微信理财通、余额宝等“宝宝们”的7日年化收益率,远远高出银行活期及定期存款,想把存在银行里的“零钱”一次性全部转到理财通里?那你得先看看银行让不让。
记者了解到,对于从银行“掏钱”投资“宝宝们”的客户,各家银行都设置了一个“交易限额”规定,以微信理财通为例,各家银行对单笔(或单笔单日、单日单月等)交易额均有一定限制。其中,农行和建行单日转账限额可达50万元;中信、平安单笔单日限额5万元;招行单笔单日限额3万,广发与光大单笔单日1万元;而民生和兴业单笔单日仅能转账5000元。微信理财通用户小叶告诉记者,过年的时候看着产品收益率可观,本想将银行卡里的5万元转到理财通账户中,但没想到,系统提醒根据规定单笔单日最高只能转出5000元,这意味着自己如果在不更换银行账户的情况下,需要连续操作10天才能完成投资。记者了解到,对于持有闲置资金想“抓宝”的投资者来说,“交易限额”无疑给投资者增添了购买障碍。
在“宝宝”追求者忙着把银行账户里的钱往“宝”里搬的时候,银行存款正大量流失。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数据显示,我市去年1月至10月金融机构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增加141.1亿元,同比少增167.5亿元,10月份当月减少94.0亿元存款。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对“宝宝们”设置关卡目的是让储户资金不会过快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