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4日讯 为全力支持哈尔滨市现代农业发展,助推“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切实解决农业发展融资困难、担保方式单一等一系列难点问题,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支撑作用,哈尔滨市日前正式出台了《哈尔滨市农村信用社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今年,哈尔滨市支持现代农业信贷资金投入300亿元,其中种植大户贷款上限由10万元增至200万元。
创新担保方式推进“三权抵押”
为最大限度满足资金需求,在原有担保方式基础上,以推进“三权”抵押为突破口,力争在农村集体土地抵押、农村集体房产抵押等方面实现突破。
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养殖物、集体房产等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多种方式进行抵押贷款,同时还可以农作物预期收益进行质押贷款。
《意见》要求,在做大做强“稻时贷”、“畜时贷”等原有信贷产品的基础上,针对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及市场需求,由市联社牵头研发“现代农业”专属信贷产品,分类别明确贷款流程,确保产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取得规模效应。各县级农村信用社将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区域特点,实行“一域一特色”的专属信贷产品创新。
信贷额度提升办理时限缩短
随着贷款总量的增加,种粮大户和农户贷款额度由原来的3至10万元,提高到30至100万元,最高额度可提高到200万元,种植业贷款延长至15个月以上,贷款可跨年度使用。同时,为减轻农民负担、落实惠农政策,根据组织资金的成本因素,将农户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5至1个百分点。
为最大限度提高办贷效率,对20万元以下小额信用贷款,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办法,最大限度简化手续。进一步简化办贷程序,对特色优势农业产业贷款,适当采取批量授信、快速审批模式,实行流程式办贷,打造金融超市。同时限定了信贷办结时间。对于一般信贷业务从调查到审批,原则上不超过5个工作日,随时申请随时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