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4日讯 在哈尔滨南岗区师院街的一处居民楼里,住着这样一对夫妻:妻子自幼患有重度脑瘫,只有双脚可以活动,却创建了残疾人免费网络婚介平台,义务为全国千余残疾朋友牵线。丈夫右腿三级残疾,因为爱情放弃包头的工作,来哈照顾妻子十年,为妻子和岳父岳母撑起了家里的一片天。结婚十载,丈夫巴特依然记得在每个情人节为妻子赵冬梅准备一份温馨的礼物……13日,记者走进残疾夫妻赵冬梅和巴特家里,看一看今年的情人节,夫妻俩想如何度过。

巴特为赵冬梅擦手
房间里,赵冬梅身体蜷曲在床上,双脚在键盘上吃力地打着字,听到有人进来,她抬起头努力微笑,算是和记者打招呼。因为患病,赵冬梅很难与人正常交流,她的口述和肢体语言只有巴特能明白,在丈夫巴特的“翻译”下,夫妻俩风雨相伴十年的爱情故事被娓娓道来……
赵冬梅自幼患重度脑瘫,12岁时辍学在家,自学了初中、高中、电大的全部课程,并努力锻炼全身仅能自由活动的双脚,学会了用脚趾打字并操作鼠标。
2004年,赵冬梅在自己的网站和博客上征婚,吸引了内蒙古小伙巴特的关注。四个月后,右腿三级残疾、比赵冬梅小两岁的巴特,从遥远的草原来到冰城。“当时冬梅拿出了一个破旧的铁盒子,里面有榛子和核桃仁,还有1000元钱,她说,如果没有相中她,就拿着钱和吃的走吧,当时我特别感动,红了眼圈,决定要和她好好生活。”没有轰轰烈烈的浪漫,也没有海枯石烂的情话,十年如一日的相互偎依取暖,相互扶持关爱,却让这对夫妻逐渐体味到爱的真谛。

夫妻二人外出散步
赵冬梅常说:“一段网络情缘成就了我们,真希望其他残疾人也能像我们这样幸运。”婚后,巴特主动承担起了照顾赵冬梅和她年迈的岳父岳母的责任,被爱人关心、呵护和照顾的赵冬梅觉得自己特别幸福,而热心的她,也想把这份幸福传递下去。
几年前,赵冬梅帮在网上认识的北京脑瘫女孩王丹介绍了一个男朋友,没想到俩人一见倾心。“也就聊了三个多月,两个人就在北京结婚了,我们得知这个消息特别开心,决定要搭建一个为残疾人征婚的服务平台,让更多的残疾朋友找到属于他们的爱情。”
2010年6月,赵冬梅的“梅子婚介工作室”正式创立,每天近百的网络点击量让赵冬梅忙到“脚软”。现在,赵冬梅夫妇创建并加入的QQ群已达200余个,与群里4万多名残疾人成为朋友。
结婚十年,赵冬梅几乎所有的愿望,巴特都努力满足了,仅有一样——赵红梅历时四年写了一部名为《有爱的世界没有残缺》的书,书中讲述了自己和丈夫相识相恋、相知相守的点点滴滴。“这本书不仅是为了记录我们的爱情,也是为了鼓励像我们一样的残疾人勇敢追求幸福。”因为资金问题,书至今还没有出版,多少让夫妻俩觉得有些遗憾。“我希望早点儿凑够钱帮妻子把书出版,这是我最想送给她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