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龙江省消协公布消费提示:装修新房当心九大预算陷阱
2014-02-15 08:38:20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陈明菲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15日讯 14日,记者从省消协了解到,2013年,我省共接到615件家装及装饰材料类投诉。从以往的案例来看,装修过程中,一些装修公司或工人往往利用预算设置陷阱,获取更高利润。省消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装修预算的“三要”、“九陷阱”。

  三要:

  一.要邀请专业或有装修经验的人士协助审核预算表;

  二.要与装修公司签订“在不增加预算的情况下,保证预算效果完全实现”的书面合同;

  三.要将所有工程量对照图纸以及现场实际情况重新亲自计算。

  九陷阱:

  陷阱一:化整为零。一些装修公司把一个报价项目分为多个单项来报价,比如将墙漆工程分成底漆、面漆等小项,每一小项看上去价格都不高,但加起来却高出实际一大截。

  陷阱二:大数小报。把本来数量很大的项目故意报少数量,把报价的总价压下去,使预算表看上去十分具有竞争力。一般这种做法会结合其他的作弊手法一起使用。

  陷阱三:该报不报。在预算中故意漏掉一些装修必有的固定项目,预算事先不做,施工时又不得不进行,达到坐地加价的目的。

  陷阱四:故意乱报。把一些已经淘汰的工艺或做法写进预算中,业主不接受必然要提出修改,一旦修改就要加价。

  陷阱五:重复计算。做预算时故意混淆计量单位,把一些项目的算法改为不常规的算法,掩盖重复计算的真相,致使结算时总价成倍增加。

  陷阱六:不标明细。在报价中故意突出工艺做法,把主材模糊化,在实际施工中才提出主材选择方案,来达到另选工艺提高装修价款的目的。

  陷阱七:笼统报价。故意笼统报个价,在实际装修中却派生出多个“不在报价内”的计价项目,令消费者多花冤枉钱,多发生在简单家装工程中。

  陷阱八:工艺修正。现在很多装修公司接活后转包给工人。装修公司先把工艺写出来吹嘘一番,施工时工人告诉房主“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我们都是用何种做法”等等,并说改做法不加收钱,通过宣扬更省钱省工来实现省时省力偷工减料的目的。

  陷阱九:掩人耳目。施工方在报价时把一些常见的、容易比较的项目报得极低,然后通过其他办法在难比较的项目上把钱捞回来。特别是一些装修公司是禁止业主在签约前把预算表拿回家研究的,所以业主一般只能记着几样常见项目的报价,很少能把整个预算表记下来比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