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2月17日讯 2014年,齐齐哈尔市就业形势依然表现为失业人员总量大,结构性矛盾突出。
在总量方面,一是新成长劳动力有增无减。
当年到我市报到的高校毕业生预计7000人,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2000人,加上技校毕业生、城镇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复转军人等2.85万人,当年需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3.7万人以上。
二是当年企业新裁员预计1.5万人。
三是临时性上岗及灵活就业转失业人员大约6万人。
四是上年结转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3万人。年需安置城镇就业总量达14.5万人。
此外,随着农村土地合作经营的发展、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乡统筹就业战略的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将大幅度增加,年增加约8万人左右。将给我市带来更大的就业压力,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表现明显。
摩擦性失业即为劳动者想要工作与得到工作之间的时间消耗的失业。结构性失业即“失业与空位”并存,一方面有活无人干,一方面有人无活干。
采取多项举措逐步建立“15分钟就业圈”
各个县(市)、区的人力资源市场与市人力资源市场实现信息资源的联网,达到企业发布招聘信息和应聘者求职信息在全市范围内同步共享。在市区内积极打造社区基层服务平台,在全市建立100个标准化社区基层服务平台。在北三区建立40个示范性社区基层服务平台,在街道、社区、企业和城乡居民四个层面上扩大政策和用工信息知晓率和覆盖面,实现资源互联互通,逐步建立“15分钟就业圈”。
城乡未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纳入职业技能培训
积极申请成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培训试点市,使城乡共享培训资源。整合学校资源、教育资源,将市区内有能力、有积极性的培训学校的资源向县、乡(镇)开放,对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进行补贴,提高培训学校的积极性。重点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输出前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收入倍增计划。
全市要培养500个创业“小老板”
2014年,在全市培养500个创业成功的“小老板”。建立、完善创业孵化基地,对进入基地进行自主创业的,创业过程无场租费、无工商费、无税费,减少创业者的税费负担。建立创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实现培训促进创业,创业推动培训的良性循环。
公益性岗位人员指纹考勤全覆盖
在公益性岗位管理上,要进一步建立管理制度,严格考核监督。去年在龙沙区进行了公益性岗位人员指纹考勤试点,2014年要覆盖全市。
做好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
结合我市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升级,努力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向省争取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公益性岗位,对困难大学生进行托底安置;落实创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发挥政校企联盟作用,利用三方优势,共同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基层工作平台作用,对辖区内零就业家庭、大龄就业困难人员、残疾家庭等进行全面调查,跟踪服务;对有提高素质和技能要求的人员,根据其自身条件和技能要求,开展有针对性地培训;加大职业介绍、择业指导等就业服务力度,为其就业开辟绿色通道;落实灵活就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其实现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对那些提高技能无望、竞争就业能力差等特别弱势的人员,通过购买保洁、保绿、保安等公益性岗位,对其进行托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增加充分就业社区20个
在每个区选择1—2个社区,通过配备信息网络硬软件设施,实现对辖区居民从业务咨询、政策落实、技能培训、养老管理一条龙服务。继续做好充分就业社区的创建活动,增加充分就业社区20个,使全市的充分就业社区达到社区总数的5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