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用工市场显平淡 求职招聘仍两难
2014-02-18 10:06:1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申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2月18日讯 春节过后,记者走访哈尔滨多场招聘会发现,劳动力招聘现场并没有出现去年同期的红火场面。哈市人力资源市场副主任郭云武表示,由于许多生产加工型企业员工复工率高了,促使企业缩减今年的招工计划。在职员工因待遇逐渐改善,职场心态也更加稳定,纷纷返回岗位,跳槽者减少,所以用工市场的平淡并非坏事,它是供求双方回归理性的表现。此外,网络招聘分流部分求职者,也是一些招聘会现场略显平淡的一个原因。

  会计文员岗位较少

  重体力岗位工资见涨

  11日,一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招聘会在哈尔滨市道外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举行。现场汇聚了286家用工单位,提供用工岗位5832个,6000余人进场求职,现场签订意向性用工协议3216人次。该服务中心董吉滨告诉记者,求职者人数和签约额与去年持平,与去年同期9000多个用工岗位相比,今年的岗位减少了三分之一。

  据董吉滨介绍,行政、财会等岗位的工资为每月1500~2000元不等,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三轮车工人、码车工、装卸工等重体力劳动者的工资,较去年同期平均上涨500多元。据一些招工的老板介绍,这类劳动需要身强体壮的青壮年,要抬高工资才能招来人。现场提供的岗位中,餐饮、物业、商业等服务类岗位占招聘岗位的20%,与去年同期持平。生产、机械、食品等加工类岗位占招聘岗位总数的30%,较去年同期下降10%。

  13日,在哈市人力资源市场举行的2014首场春季外来务工公益专场招聘会上,记者也看到了类似的情景。哈市人力资源市场副主任郭云武告诉记者,有200多家用人单位参加当天的招聘会,提供用工岗位4700个,而去年同期至少有50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近万个岗位。当日,会计、文员等岗位数量较少,工人、服务员、销售员等岗位数量较多。3000多人进场求职,最终有1221人与用人单位签订了用工协议。

  劳动保障措施到位

  生产加工类员工复工多

  据郭云武介绍,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用工市场略显平淡。“去年春节之后的几个专场招聘会都爆满,甚至出现入场排队的现象。”郭云武认为,平淡场面的出现并不是坏事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员工复工率高了。“经过调研,我们发现一些生产加工型企业员工复工率达到了80%~85%,使企业不再盲目储备大量工人,减少或取消了招聘计划。随着政府对职工劳动保障的各项措施到位,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许多企业积极提高员工待遇,员工心态更稳定更理性,不再盲目寻找下家。这可能是劳动力就业市场逐渐回归理性的表现。”

  郭云武形象地说,往年同期招聘会开场的时候,工作人员会忙着帮企业调高招聘宣传单上的工资数额,今年这种情况很少,只有在一些酒店招聘出现过,月工资的增长额只在100~200元之间,今年工资总体水平还没有见涨的趋势。

  据介绍,部分供求双方只需在58同城网、赶集网等网络招聘平台就可以进行交流,这也是致使招聘会现场平淡的一个原因。哈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官方网站也很火。17日,在哈市人力资源市场官方网站上,记者就看到了当日最新汇总的招聘信息。截至17日,该官网就有企业会员4322个,求职会员21653位,提供职位5431个。

  劳动力结构失衡

  招工求职仍挺难

  “招聘置业顾问,底薪1800元,还有200元的满勤奖,售房提成在18%~35%。”某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的人资经理白丹等了一个多小时后,才有6人在她的劝说下登记个人信息。一位求职者问是否提供食宿,当得到否定答案时,求职者转身走了。这是记者在道外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举行的这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招聘会上看到的情景。

  在一些用人单位招工难的同时,部分求职者也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在哈市人力资源市场2014首场外来务工人员招聘会上,42岁的张全岭挤在求职大军里,他要找个要司机的单位。张大哥走了几家企业,一家企业说司机已招满,一家企业看他有过经验很高兴,但是得知张大哥拥有的驾驶证是C1票的,招聘人员摇摇头,说他们要B票的。

  业内人士分析,哈市用工市场的“求职难”与“招聘难”现象已存在多年,每年春节后表现更为突出。道外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职介经理赵冷表示,招工求职“两相难”,实质上是劳动力结构失衡。普通求职者不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难以胜任高技术含量的职务,但也不愿从事相对比较低端的工作,于是就出现了企业招工难、求职者找工作难的情况。赵冷建议,缺少专业技能的普通求职者要调整好心态,与其在选工作上浪费时间,不如先找个普通的工作,先就业再择业,把钱挣到手比较实在。企业也要提供更多人性化福利,才能达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责任编辑: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