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2月18日讯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省将全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经济迎来了发展黄金期。
近年来,面对世界经济正在深度调整、处于低速增长,我省立足实际,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平稳增长。全省经济稳中有进的大环境也有力地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快速发展。2013年前三个季度,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实现增加值5096.4亿元,同比增长10.9%,占全省GDP比重58.3%;非公有制经济进出口总额162.1亿美元,绝对量占全省进出口总额比重54.9%。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全省加快发展的主力军,改革开放的主动力,增收富民的主渠道、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据分析,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我省与过去相比虽有较大提升,但与南方发达地区比,与辽宁、吉林、内蒙等临近省区比,差距越拉越大,非公有制经济对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导推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2013年1-11月,非公有制企业工业增加值仅占工业增加值的34.4%,相对于能源、石化、重型装备工业来说,还是小马拉大车,负重前行。从产品结构看,传统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慢、比重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精深加工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不多,“原字号”产品出省的经济特征没有根本改变。
记者从日前我省召开的非公经济创新发展座谈会上获悉,为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省将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按照负面清单模式,废除对非公经济的各种不合理规定,解决好准入门槛高、市场融资难、审批环节慢等问题,破除阻碍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充分释放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长加速、总量扩张、质量提升,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激发潜力、增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