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0日讯 2月17日上午,车轮飞速旋转,转进了铁锋区扎龙乡芦屯村村委会。铁锋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张杰和两名工作人员,为照顾患有软骨病、行动不便的当事人,驱车10公里,风尘仆仆赶来,专门将一起离婚纠纷案的庭审现场搬到了这里。
听说法官来了,村民们纷纷聚拢过来,村委会瞬间变得热闹起来,屋里屋外被数十名村民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觉得:“老李家离婚这点事儿能把法官折腾来,这些法官真是为老百姓考虑啊!”
随着双方当事人李刚(化名)和张红(化名)等人的悉数到场,这起离婚纠纷案的庭审正式开始。李刚和张红也曾有过恩爱甜蜜的日子,2004年,他们结婚了。婚后,夫妻俩有了可爱的儿子天天(化名)。然而,好景不长,两个人的爱情在李刚患上软骨病后开始出现裂痕。正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之前卿卿我我的夫妻感情在层出不穷的家庭矛盾面前亮起红灯。2010年,张红离家外出打工,一走就是四年。
四年间,张红一直没有回家。近日,张红突然回来,却是到法院起诉与李刚离婚。李刚不想离婚,本就贫穷不堪的家庭,如果没有妻子,就只剩他和父亲、儿子三个男人,儿子只有9岁,自己还患有严重的软骨病,父亲年事已高,家不成家。但张红坚持离婚,在外打工的日子很不容易,赚钱不多,无法承担起这个家庭的重担。庭审现场,双方的心里固然难过,然而,最令人揪心的是他们的孩子天天。
刚刚过完9周岁生日的天天,即将亲眼目睹父母离异,心里很难受。庭审过程中,法官张杰轻声询问小天天:“今后,你愿意跟爸爸一起生活,还是愿意跟妈妈一起生活?”可怜的孩子脱口而出:“我想跟爸爸妈妈一起生活,我不想让他们离婚!”孩子委屈的眼神和无助的话语,让在场所有人都不禁潸然泪下。
“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法官张杰想再劝劝双方当事人,哪怕为孩子争取一丝挽回余地。令人惋惜的是,几经劝说,双方当事人仍坚持要求离婚,而且表示由男方继续抚养孩子,女方同意给付孩子成人之前的抚养费。于是,抚养费的数额便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
男方提出每月500元,一次性付清;女方提出每月只能给400元,一年一给。双方僵持不下,火药味越来越浓。诚然,李刚家徒四壁,身患重症,几乎丧失劳动能力,带着儿子和老父亲相依为命,自然希望女方能多给付一些抚养费;张红在外地生活,靠打零工挣钱,收入微薄,积蓄不多,也确实难以一次性给付所有抚养费。鉴于这种状况,张杰法官及时将双方当事人分开,分别耐心细致的调解,劝双方能够尽可能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毕竟孩子是两个人的,所有人都希望孩子能生活得好一些。
最终,两个小时的庭审,漫长的说和调解,终于一锤定音。双方当事人就抚养费问题达成一致并签定了《离婚协议书》,张红还现场给付了第一年的抚养费,案件得以圆满解决,双方当事人均对结果表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