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2月26日讯 记者从25日召开的全省民政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获悉,今年我省民政工作将以养老服务业为重点,切实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水平。积极建议各级政府将闲置办公楼、宾馆、学校等改建为养老服务机构,并争取各级财政资金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老年福利机构和参与养老服务事业,确保今年全省各类机构养老床位增加1.2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27张。
据了解,近期我省将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并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提供政策支撑。持续实施“敬老爱老助老”工程,通过加大国家、省、市等各级福彩公益金向养老项目建设倾斜的力度。支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启动实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探索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联手,推动建设“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普及推广公办养老机构向社会延伸服务,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扶持社会组织和企业向老年人提供送餐、家政、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服务和兴办老年人活动中心;建立全省统一的养老服务评估制度,推动养老服务规范化建设、标准化服务。
在社会救助方面,今年我省将适时出台《贯彻落实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继续推进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和核对机构建设,确保年底前实现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全覆盖,所有市(地)本级和70%以上的县(市)建立社会救助服务大厅或服务窗口,全省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实现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
据省民政厅厅长杨喜军介绍,按照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我省将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继续提高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政策,确保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医疗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65%。制定全省社会救助监察和责任追究办法,完善城乡低保绩效考核制度,建立低保资金“以奖代补”机制,促进和支持就业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积极就业,通过劳动增加收入;启动全省农村幸福院建设项目,农村五保供养机构法人登记率要达到70%以上,并集中开展农村五保对象清理工作。
以城乡一体化为方向,研究制定中省直单位接收安置退役士兵改革的具体办法,推动建设省级退役士兵就业创业培训指导中心,完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就业创业优惠政策,采取举办“校企兵”三方对接会和企业招聘会的办法,加强退役士兵就业指导服务,进一步提高退役士兵教育培训政策知晓率、有意愿的退役士兵参训率、参训退役士兵“双证”获取率和经过教育培训退役士兵的就业率。
抓好2013年度退役士兵、年度伤病残退役士兵和军休人员接收安置任务落实,确保年底前全部解决2011年以前的退役士兵安置遗留问题。以优抚医疗保障为重点,探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优抚保障工作。制定实施我省烈士纪念设施分级管理办法,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在落实好孤儿保障政策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三级儿童保障网络建设,探索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扩大“婴儿安全岛”建设试点,实施好孤残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等医疗救助项目,提升全省儿童福利保障水平。继续实施“龙江爱心助残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进乡镇(街道)、社区慈善工作站建设,力争年底前覆盖率达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