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2月27日讯 从去年年底开始,余额宝、零钱宝、理财通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展开了高收益率的“宝宝大战”,由于存取方便、收益每日可见、理财门槛低等特点,吸引了不少理财者的目光。同时,据央行近期披露的1月份金融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存款流失明显,1月人民币存款减少9402亿元。近日,记者走访冰城银行发现,为了与这些互联网“宝宝”抗衡,不少银行都推出了“类余额宝”的理财产品。
近期记者走访发现,从今年年初开始,一大批银行“宝宝”上市,与以往银行现金理财产品最大的不同在于,这些银行系“宝宝”实现了更低的门槛准入以及更快到账的特点。
工商银行在1月27日推出了与工银瑞信货币基金合作的“薪金宝”。据了解,“薪金宝”首次认购或申购最低起点金额100元,虽然不及余额宝的1元起售,但对于银行以往动辄万元以上的起点,这个门槛已经非常低了。2月19日,中国银行也宣布联合中银基金成立“活期宝”,该款理财产品为1元起购,每日分红、随时取现,与余额宝等产品具有极高相似度。记者了解到,这些银行“宝宝”也采取免手续费的策略。
据了解,“薪金宝”推出不到一个月以来,7日预期年化收益率基本在6%左右;中行“活期宝”的7日预期年化收益率在6.3%左右,都与余额宝、理财通等互联网“宝宝”不相上下。而相对于银行一年期3%的定期存款利率,更是高出不少。
银行新推出的“宝宝”们,在账户资金转出方面也大大改善了。比如,中行的“活期宝”号称可当天快速赎回,即时到账;交通银行推出的“天天理财A基金”号称“实时提现”。
冰城市民于女士告诉记者,银行有了类似产品,可选择的余地就更大了。“我的工资卡就是工行的,我决定从下个月起把部分工资都放入工行的‘薪金宝’里,如果收益不错,我就再多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