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8日讯 全长17.48公里、贯穿哈尔滨东西轴线的地铁1号线一、二期工程,已经为冰城市民带来了全新地铁生活。以往大家还在纠结于出行距离的远近,现在则更加关注“最佳地铁半径”。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已经决定今年启动地铁1号线三期、2号线一期、3号线建设,5年后,更多的市民将享受到便利的地铁生活。
地铁开通,只是哈尔滨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哈尔滨将积极推进大都市圈战略,实施一批功能性、基础性、先导性的基础设施项目,增强城市发展的承载力,辐射带动全省城市化发展。
构建现代化交通体系
便捷的交通网络对城市和地区发展至关重要,哈市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交通枢纽作用,不断完善路网体系,提升交通运营能力,加快构建辐射全省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松浦大桥、阳明滩大桥、文昌高架桥、三环路连通工程……近几年来,哈市持续推进路桥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形成了城市道路交通骨架格局。
今年,哈市将建设地铁1号线三期、2号线一期和3号线,启动规划哈阿轻轨,推进哈西地铁联络线工程。积极配合铁路、航空部门,抓好滨北公铁两用桥、哈站改造、哈齐客专、哈佳哈牡快速铁路、太平机场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交通体系。
针对华南城、东北林业大学科技园区等产业项目将陆续启动的实际,今年,哈市将积极推进大都市圈战略,围绕国家、省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积极抢抓有利机遇,启动实施国铁配套跟进项目、地铁建设区域疏解项目和产业园区配套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路桥建设的服务支撑能力,密切中心老城区与新城、卫星城间的交通组织联系,为打造半小时、一小时经济圈创造基础条件,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交通枢纽作用,努力构建辐射全省、联动城乡的大交通格局。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喝上优质的水、住着温暖舒适的房子、享受便捷的出行条件……不断完善的城市功能,提升了冰城居民的生活质量。作为省会城市,哈尔滨将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不断增强城市发展的承载力。
顾新街、石油路,这两条道路都是为棚改回迁小区清河湾、好民居等项目配套新建的道路。在大规模的城市骨干路网建设与改造中,哈市注重与百姓密切相关的路桥项目建设,先后结合保障性住房和道路大中修,对主城区支线道路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建设,方便了居民出行。
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哈市将加快实施一批服务保障类、功能完善类项目。年内启动一批棚改区域配建道路,打通部分断头路、卡脖路,治理背街背巷、无灯路、无排水道路,延伸打通一批主干街路,实施三环、四环互通工程和出城口道路建设,配套推进城区干道支线“微循环”畅通工程,新增道路100公里,加快推进人流密集区域公共停车场项目建设,优化市民的出行条件。
今年,市建委将按照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市民休闲健身的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沟”的功能,突出生态与便民,系统推进内河沿线绿化养护、雨污分流、人行漫道和亲水平台等工程建设,使三条内河成为城市生态环境的“调节器”和市民休闲、娱乐的“后花园”,同时结合路桥建设,高标准实施沿线绿化建设,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继续推进“六网并建”,实施一批供水、排水、供热、燃气、电力、通讯等公共源网设施建设,加大老旧管网改造力度,完善智慧管网信息系统,新建改造各类源网厂站33座、管网1000公里。编制全市供热分区规划,逐步实现供热联网运行,启动松花江供水工程,确保城市供热供水安全,提高哈市公共服务设施要素的保障能力。
有序拓展城市空间
位于通江街、红专街、东风街围合区域内的犹太老会堂及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改造工程将于今年5月完成整体改造,届时,曾经被早教中心、咖啡厅、比萨饼等企业租用的犹太老会堂将再现百年前的历史风貌。
在哈尔滨,还有很多与犹太老会堂类似的历史建筑。今年,相关部门将结合实施“中兴”战略和老城区更新改造,今年重点实施一批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和领事馆建筑保护修复工程,
进一步挖掘建筑历史,保护和发展异国风情建筑艺术,展示建筑文化,传承城市文脉,促进建筑、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激发老城区活力。科学规划道外中华巴洛克等历史街区,恢复圣母守护教堂等经典建筑,推动文化、建筑与产业融合发展,彰显城市特色。
按照国家和黑龙江省打造“哈长”城市群和哈尔滨大都市圈的战略部署,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改调整,科学谋划城乡发展全新格局。哈市将加大主城区空间资源整合,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快城市组团发展。哈尔滨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牵动,搞好松北、哈南、哈西以及哈东的开发建设,有序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统筹新老城区规划建设,全力打通黄家崴子路、江北东环路等一批主干道路,同步推进基础设施有序衔接、联网运行。继续完善城市新区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向新区延伸,创造条件让新区汇聚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
哈尔滨将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方向,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鼓励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加快特色名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形成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有序推动具备条件的县(市)、乡镇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和体制创新,进一步释放改革活力。加快尚志市建设中等城市步伐,推动方正通河一体化进程,尽快达到中等城市标准。推进撤乡并村(屯),优化乡村空间布局。搞好道外区、双城市、新发镇等国家发展改革城镇试点,推动城关镇、重点镇率先实现城镇化。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试点,哈尔滨将为全省提供更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