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8日讯(记者 陈显春 强锐)自3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国务院批准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简称方案)将正式实施。《方案》实施后带来的最大利好是,没有注册资金也可开办公司。28日,省工商局通报了相关情况。
“一元钱”也可以办公司
最低注册资本是许多创业者初入商海面临的一大难题,许多人因迈不过这道“门槛”而放弃创业。
对此,省工商局企业注册登记监督管理处处长陶孟陶介绍说,《方案》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因此理论上说“一元钱”也可办公司。
据陶孟陶介绍,“一元钱”办公司只是形象的比喻,并不是开办公司就没有条件了,办公场所、人员、维持公司运营的资本等等,所以不花钱办公司实际操作上是不可行的。注册1元公司并不是投资者理性的选择。当然,《方案》实施后,企业注册资金交多少钱,什么时候交均由企业主自己说了算。
取消企业“年检”改为“年报”
据陶孟陶介绍,从2014年开始全省工商部门已取消了企业年检及个体验照制度,取而代之的是企业网上自主“年报制”。工商机关对企业不再定期检查,而是根据企业报送的信息进行抽检,并向社会公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
放宽不意味着放松。据介绍,今后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要对各自报送的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工商机关发现年度报告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将依法予以处罚,并将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经营者等信息通报公安、财政、海关、税务等有关部门。
《方案》规定,在法定时限内,各类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未公示年度报告的,工商机关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将其载入经营异常名录,提醒其履行年度报告公示义务。
同时,依据《方案》在三年内履行年度报告公示义务的,可向工商机关申请恢复正常记载状态;超过三年未履行年度报告公示义务的,工商机关将其永久载入经营异常名录,不得恢复正常记载状态,并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即“黑名单”。对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或“黑名单”、有其他违法记录的市场主体及其相关责任人,有关部门将采取信用约束措施,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局面。
银行等涉“钱”行业仍受严管
是不是所有公司都可以放宽登记限制呢?陶孟陶介绍,按照《方案》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人、直销企业、对外劳务合作企业、融资性担保公司、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劳务派遣企业、典当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仍然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上述行业中,除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在工商登记时仍需要提交验资报告外,其他行业在工商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