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评论员:高擎改革的旗帜再出发
一论推动龙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黑龙江同样身处以改革为统领,推动龙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上。高擎改革的旗帜再出发,我们要不辱使命,砥砺前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通过了《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确定了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开好局、起好步,是摆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重要任务。
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叠加,思想问题与利益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问题并存。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共识,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极端重要性。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全面深化改革,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并实现大的突破。龙江的主要问题是市场化程度低、发展相对滞后。问题找准了、找对了,还需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不断拿出新谋划、推出新举措、给出新答案。
中央的《决定》和省委的《意见》,突出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一方面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体现了改革的全面性;另一方面明确了改革的重点和主轴,突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优先顺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龙江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缓慢,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关系处理得不好、还不协调。只有通过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应该发挥的作用,才能更大地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龙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从省情实际出发,以实施“五大规划”为切入点。“五大规划”涵盖了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社会民生和生态建设等各个领域,具有很多国家政策层面的含金量。“五大规划”可以说是深化改革具体化的龙江版,既符合中央要求、又切合龙江实际,既是我省实现科学发展的总统领,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既是龙江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改革需要执行力,行动最有说服力。“五大规划”从规划到实现是一个过程,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创新的激情。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要突出抓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村产权制度、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创新,推进农业生产关系调整和完善;沿边开发开放,要在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加快对外开放大通道建设、探索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大小兴安岭林区经济转型与生态保护,要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推进国有重点林区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新路径;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突出抓好所有制结构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废除对非公经济各种不合理规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抓住国家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向资源型城市倾斜有利契机,加快构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破解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
“五大规划”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改革措施有交叉、有叠加,采取什么步骤,怎么统筹协调,需要深入研究,不能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要有分有合、统筹兼顾,不打乱仗,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形成改革一盘棋。“五大规划”涵盖领域非常广,一定要与产业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工作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改革促发展、惠民生。要通过对“五大规划”的协调推进、跟踪落实,细化完善改革举措,抓好体制机制创新,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确保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进而牵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改革是历史赋予龙江的时代机遇,能否抓住机遇大有作为,关系到龙江的兴衰。全省上下,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要担负起神圣的历史责任,奋力投身到改革的大潮中去。改革是前人没有干过的伟大事业,要深入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要解放思想,敢想敢试;要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抓住重点,大胆突破,以奋力拼搏、不落人后的龙江人的精神风貌,去创造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