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4日讯 伴随着近年来机动车购置数量的连续高位增长,我市国税部门年受理车辆购置税纳税申报的机动车台数已近10万台,高峰时创下日受理车购税申报超过500台的纪录。日前,记者从市国税局车购税分局获悉,为进一步方便纳税人办税,该局通过增设代征点,投用“车购税自助办税机”等“直通车”的方式不断给纳税人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
设联合办公点分流办税人员
回想当年道里西四道街车购税办税服务厅的拥挤场面,市国税局车购税分局负责人于长江记忆犹新:“当时若是赶上长假之后、车展期间或者国家对汽车消费进行政策调整的时候,来办车购税的人就会激增。特别是分局早上刚开门办公的时候,早已在外面等候的人蜂拥而进,有几次竟把大门给挤破了,迫使分局不得不停用大门,改用职工上下班走的小侧门,一个一个地往里放人。”
“为应对这种局面,分局采取了早上提前开门办公、中午延长工作时间等措施,窗口工作人员自觉加快工作节奏,最忙的时候尽可能不喝水、不上厕所。但即便如此,分局一天最多也只能办结160台车左右,还是有很多人一两天也缴不上税。”
于长江告诉记者,2005年,车购税分局在创新车购税征管模式上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分局和公安交管部门合作,在道外区“百强国际汽车城”设立第一个“一站式”联合办公网点。其功能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车购税办税服务厅,既方便了纳税人就近纳税,也高效分流了分局办税服务厅的工作压力。随后,以先锋路、机场路两大汽车交易市场和平房区汽车产业基地为中心,把车购税驻外征收点逐步发展到7个。到2013年,这7个征收点完成的年征税车辆台数已占分局完成的年征税车辆总台数的75%以上,分局办税服务厅排长队缴税的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自助”缴税全省首尝“鲜”
日前,在哈尔滨国际宏达汽车城购买新车的王女士尝了车购税的“鲜”。在买到车的当天,王女士通过设在该汽车城的全省首个“车购税自助办税机”,仅用了6分钟时间,便完成车购税申报、缴税和票证打印等全部业务。“以前买车要跑很多地方,往返很多次,现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全部办完了税,真是太方便了。”王女士高兴地说。
于长江介绍说,为进一步方便纳税人,去年12月末,车购税分局在全省率先启用车购税自助办税系统,今年在我市17家4S店全面增设委托代征业务和车购税自助办税系统,使纳税人购车、纳税和上牌都将在4S店“一站式”搞定。
“软硬”兼施清除“黑中介”
在办税人激增的同时,车购税分局办税服务厅曾出现一批“黑中介”,以“可代办减税和全程服务”等名目对纳税人进行误导、欺诈。
据车购税分局副局长郭冀龙介绍,之前,该分局曾对“黑中介”进行过清理,但清理过后不久,“黑中介”又死灰复燃。有鉴于此,去年8月份开始,分局针对性地软、硬两手并举,对“黑中介”进行了专项治理行动。一方面通过加强安保工作对“黑中介”人员进行清场,一方面通过在办税服务厅门廊设立纳税人“告知牌”,告知纳税人“我单位没有委托任何中介组织,提醒纳税人谨防上当受骗,我们为您提供方便快捷的纳税服务”;在办税大厅显著位置设立纳税流程图;对纳税资料进行审核、装订,按纳税流程引导纳税人办税的“导税员”等多种“软”方式对“黑中介”予以治理。
与此同时,分局还在办税服务厅设立了局长值班坐席,每天由一名局领导值班,现场解决纳税服务中的具体问题。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彻底解决“黑中介”问题,净化纳税环境,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于长江表示,通过开通办税“直通车”、清除“黑中介”等一系列举措,使得车购税的缴交环境大幅改善,仅今年1月,就办理了1.1万台机动车的征税手续,征收税金达1.87亿元,再创分局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