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一位八旬老人和他的“雷锋大院”
2014-03-05 14:10:45 来源:生活报  作者:仲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3月5日讯 哈市道外区南康街2号院内的3栋居民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前,80岁的陈世祥在这个大院住了半辈子,1995年从哈肉联厂退休后,他主动承担义务打扫庭院卫生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并号召在宣传板上记录好人好事,在他的带动下,庭院里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被附近居民称为“雷锋大院”。在学习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日前记者来到南康街2号,一睹“雷锋大院”的风采。

  昔日院里遍布柈子堆出门直绊脚

  “家家都有煤棚、柈子堆,黑乎乎的楼道,泥泞的路面,常常是今天东家的棚厦被撬,明天西家的自行车被盗。”

  南康街2号院是哈市肉联厂的家属宿舍,院里“最年轻”的居民楼建于1980年。虽然已经30多“岁”,但是大院干净整洁,10年前铺的步道板光洁如新,大门洞里7米长的宣传板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庭院里的好人好事。

  据陈世祥老人介绍,以前大院里垃圾遍地,没有一点绿化,因为居民自采暖,家家都有煤棚、柈子堆,出门直绊脚。2003年,街道办事处投资20多万元改造了庭院,铺设了彩色步道板,安装了健身器材。见社区为庭院管理而头疼,陈世祥撇下自家小食杂店,组建起南康街2号院以党员为首的执勤护院队和党员服务队,并成立庭院管理委员会,订立大院管理规章制度,还当上了“门馆”。

  由于紧邻南极小食品批发市场,大院里出租仓库的特别多,院内的步道板很容易被大货车轧坏。陈世祥带领护院队成员,坚决不让大货车进院,并主动帮助搬运货物,逐渐获得了业主们的理解。最后,业主们干脆以每推车5元钱的价格雇人搬运货物进院,虽然增加了成本,但是仓库一次也没被偷。“过去大院没人管,小偷骑着三轮车来偷货,现在仓库门不上锁也不会丢东西,有护院队看着,大家放心”。业主汪先生说。

  如今院里有百余棵树获评绿化庭院

  “为了养护院里的树木,陈世祥为庭院里的树木浇水、修枝、除虫,一干就是10年。”

  陈世祥告诉记者,庭院的卫生搞好了,居民们开始美化环境,经过近10年的努力,现在庭院里有4个花池子,以及榆树、白桦树等20多个品种130棵树,被哈市相关部门评为哈市绿化庭院。

  院里老居民姚玉枝介绍说,为护绿,陈世祥想出不少妙招,先是让居民和树木“配对认养”,庭院里的树上都挂着胸牌,上面写着树种、认养人和认养时间。后来为防止院内孩子乱折树乱摘花,陈世祥又想出了一个“少年护绿队”的主意。

  “第一批‘少年护绿队’由8个孩子组成,为的就是让孩子们有个护绿意识。”陈世祥自掏腰包为“护绿队”统一购置了遮阳帽,并不时组织一些浇树赛跑体育竞赛,孩子们热情高涨,当时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你掐花,我就去告诉陈爷爷。”

  陈世祥对居民的生活也十分关心。由于院内房子没有阳台,居民没有地方晾衣物,陈世祥就用钢丝在庭院一角拉了一个40多米长的晾衣架。一天,大雨倾盆,南极街大水过了膝盖,马上就要流进楼道内,陈世祥带领5名党员服务队成员将南康街的4个马葫芦盖挖开排水,一排就是5个小时,直到凌晨1点多才排干雨水。

  用行动感染居民3年涌现百余名“雷锋”

  “7米长的宣传板上记录着庭院里的好人好事,3年里有100多名‘雷锋’上榜,唯独没有陈世祥的记录。”

  “你拍一,我拍一,街上网吧要远离;你拍二,我拍二,兜里零钱不乱花……”陈世祥先后编写了改变城市十大陋习拍手歌,三远离、三走进的拍手谣等歌谣,受到居民和孩子们的喜欢。陈世祥还号召在宣传板上记录庭院里的好人好事,3年里有100多名居民上榜。

  2006年夏天,庭院里的150棵树和700平方米绿地遭受虫灾,虫子满院爬。陈世祥把院里的孩子们集中起来,每人发了一个矿泉水瓶和一双一次性筷子,“咱们今天有一件事要做,就是抓虫子”。见有的孩子害怕,陈世祥就把虫子变蛾的故事讲了一遍,孩子们立即变得勇敢了,当天抓到的虫子有一公斤重。

  陈世祥用自身的行动不断感染着周围的人,“南康”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如今在南康街2号大院里,连刚会走路的娃娃见到果皮废纸,都会拾起来扔进垃圾箱。

  陈世祥在记录好人好事。

责任编辑:李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