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3月5日讯 4日,记者从哈市公安局便衣侦查支队了解到,和前几年相比,哈市市区内盗窃发案率减少了70%以上,但部分窃贼盗窃手段开始调整,由原来用刀割等,转变为直接翻查行李盗窃,形式有“翻架子”等。
此处需防贼→公交车上用刀划兜变两贼配合
据该支队五大队副大队长张孟山介绍,前几年,扒窃案件主要发生在早晚高峰时期、乘客较多的公交车上。其中比较常见的手段,就是掏兜和用刀片割包。窃贼会先在车站前观察,看哪路车乘客较多。上车后,窃贼会站在车门口附近寻找目标,然后尝试用手、胳膊等探查目标钱包厚度,然后靠近受害人,用小片刀划开衣兜行窃,得手后会立刻离开。
现在出现了被称为“挤车门”的新盗窃方法。民警告诉记者,实施“挤车门”盗窃时,并不需要车上人多拥挤。
一般窃贼进行“挤车门”时,都会有两个人。他们观察候车人外貌、穿着等,一旦确认目标,两名窃贼会一前一后靠近被害人。等公交车到站后,他们把被害人夹在中间上车。第一名窃贼上车后并不投币,而是站在门口询问是否到某站,阻拦被害人上车。后面窃贼趁被害人着急上车,且注意力分散时行窃。随后,两名窃贼同时离开。
此处需防贼→长途车上趁熟睡盗窃变翻行李
该支队四大队副大队长何培彦说,长途客车上此前常见的盗窃手法,一是,窃贼趁旅客睡觉时,偷窃其身上财物;二是,在到达服务区后,窃贼下车前顺手偷走行李架上的箱包;三是,在到达目的地后,窃贼趁旅客取箱包比较拥挤时实施盗窃。
何培彦说,“翻架子”是最近两年出现的一种新偷窃手段。一般旅客上车后,都习惯把装有贵重物品箱包放在头顶,认为这样一旦有人碰触可以及时发现,而窃贼就是抓住乘客这样的心理进行偷窃。
一般窃贼进入候车区后,会找已开始检票的客车进行登车。
窃贼登车后会先寻找目标,一旦发现有乘客将包裹放在头顶后,会立刻选择其身后位置坐下。在发现乘客警惕性不高后,窃贼会在其身后将行李架门打开,因为客车行李架内部多是通透的,很轻易便可以拿到前面乘客头顶箱包。
得到行李后,窃贼立刻坐下用最快时间翻找财物,得手后将箱包再放回原处,被害人几乎不会发现。随后,窃贼立刻下车离开。有时被害人抵达家中,打开箱包后才会发现被盗。
此处需防贼→饭店里趁机拎包变设套行窃
该支队探长黄立峰说,前几年饭店扒窃主要是单人作案为主。窃贼进入饭店后,先寻找一张空座,然后开始巡视周围情况。一旦发现有人注意力不集中,或离开座位,窃贼马上走过去,用衣物、包等掩护,盗走餐桌上手机、钱包,以及提包等。
黄立峰介绍,现在新出现的“打饭庄”手段,一般都是两人同时作案,且在快餐店较多发。两贼先选好一家饭店,首先第一名窃贼会假装一边打电话一边找人进入,这样会降低服务员及被害人的警惕性,误以为窃贼是事先和朋友约好用餐的。窃贼进入饭店后,找到下手目标,坐在与其紧邻位置。随后,第二名窃贼便会紧跟着进入,两人相对而坐,观察被害人周边状态。待发现机会后,两贼几秒钟就能完成偷盗。
另外,“打饭庄”还有一种方式,利用了被害人占小便宜心理。民警说,他在抓捕过程中亲眼所见:一名窃贼进入饭店,确认下手对象后,将手上的10元钱丢到其附近,称其钱掉了。被害人听到后,立刻表示是自己的钱。就在被害人捡钱时,另外一个窃贼则迅速地将其手提包拎走。
民警:八成受害者是女性
民警表示,虽然盗窃手法发生变化,但都是利用了受害人放松警惕的时机。在公交车上,乘客一定要将贵重物品放在视线内,投币时一定要按好衣兜或背包。在长途客车上,旅客要把箱包放在余光可见的座位前方,要警惕靠近自己箱包的人。在饭店就餐时,市民要把贵重物品放在手包内,并将其放置身前,衣服不要挂在凳子后面。
此外,因女性爱拎包、现金多等特点,窃贼将其作为首选对象,80%受害者是女性。市民一旦发现自己财物被盗,可以立刻拨打该支队热线:87661111或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