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6日讯(记者 孙晓锐)“当前,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挑战和平宪法,修改历史教科书,极力掩盖和歪曲侵略历史,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731’遗址作为最真实、最直接、最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日军侵华铁证,是警示世人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有力武器。”全国政协委员姜明6日建议,应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对“731”遗址保护和开发利用。
全国政协委员姜明。东北网记者 孙晓锐 摄
姜明说,侵华日军第731部队遗址(以下简称“731”遗址),是侵华日军以战争为目的进行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和制造的大本营,是以危害人类和自然环境为代价发动细菌战争的基地,是残酷战争留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特殊记忆。在世界范围内,“731”遗址是与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并存的反人性、反人道主义的重要战争历史遗迹,是世界人民了解历史、反思战争的最佳教材,对警示世人、促进世界和平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据了解,目前“731”遗址保护区面积24.8万平方米,开放面积14.8万平方米,年均接待40万人次,成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并被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姜明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并直接指导哈尔滨市编制“731遗址保护和开发利用整体规划”,在国家层面上进一步界定“731”遗址的功能定位,明确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目标、步骤和措施,真正在国家层面上统筹各方面力量,推动“731”保护和开发利用步入快车道。
姜明建议,按照正在审批的保护规划,保护区面积将扩大到96.91公顷,并建设“731世界战争遗址公园”,预计投资超过8亿元。由于投资巨大,地方政府财力无法支撑,国家应给予支持。此外,应加强“731”问题学术研究,在国家层面上广泛宣传、扩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