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3月7日讯 “报告讲问题很客观、说成绩有分寸、谈未来有底气。”我省代表在审议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这样评价道。
连日来,在我省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会场里,无论是全体会上还是在各小组的发言中,代表们都对这份约1.7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认真研读,深度思考。大家在审议时指出,改革成为报告贯穿通篇的红线,从宏观调控到民生举措,改革的旗帜被高高举起。有的代表说,过去的一年,政府推进改革,对经济增速与质量间采取平衡之道,政府用权力“减法”换取市场活力“加法”,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总体思路中运筹帷幄,采用“加减”之道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我省代表在“读报告、话改革”的同时,还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一些中肯建议。有的代表认为,作为农业大省,我省应牢牢抓住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农业优势和潜力,做好现代农业大文章,为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新鲜有益经验。部分代表建议,国家应支持我省建设1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结合“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对我省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在谈到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新要求时,高环代表说:“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这就要求我省要加快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争取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发挥功能区的主体作用。”针对我省是耕地第一大省也是矿产资源大省的实际,高志杰代表说,保护耕地资源、科学有序利用好矿产资源,对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乃至保障国家粮食和战略资源安全都至关重要。有代表建议,加大对我省公益性地质调查投入,设立大小兴安岭找矿专项资金。
审议中,代表们纷纷建议,我省要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惠及全省人民。此外,要通过建立国家公园、实施江河源头及涵水区治理等项目化,推进功能区建设;支持大小兴安岭林区加速构建绿色食品、生态旅游、健康养老、绿色矿山等为主的生态主导型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国有林区综合改革,重新调整国有森林分类经营区划,从法律上打开制约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建设的诸多限制。肩负龙江人民重托,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我省代表团成员们坦陈己见、畅所欲言,讲真话、实话,不讲空话、套话。每一位代表的发言,传递的都是信心、责任和对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