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3月7日讯 记者日前从哈市农委获悉,哈市备春耕生产以“战低温、防春涝、抢农时、保春种、夺全苗”为总体思路,抓住工作重点,把握好时间节点,多措并举统筹推进备春耕生产各项工作。
据介绍,哈市今年在粮食生产上,坚持“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保质量”的发展思路,使全市玉米面积稳定在1700万亩,水稻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大豆面积稳定在150万亩,在粮食单产上下功夫,确保总产稳步增长。在蔬菜生产上,推进远郊、近县粮改菜,使蔬菜面积达到175万亩;在品质上,围绕绿色产业发展,扩大有机农产品面积,稳定绿色农产品面积,提高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三品”认证面积稳定在3000万亩以上,产品认证稳定在2000个以上。在特色产业上,打造食用菌、坚果、北药、小浆果、绿化种苗、森林畜禽野生特色动物养殖等6大产业基地。
同时,为确保1000万亩水田生产和旱作区灌溉需求,在水毁水利工程修复上,倒排工期,抢前抓早,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标准,今年春灌前将完成78处灌涝区工程恢复灌溉排涝功能;主汛期前7处河道和水库工程将恢复原有防洪功能,确保安全度汛。
据了解,哈市还将针对备春播期间积雪深、回暖晚、化冻慢、湿度大,部分地块人机无法进地的实际,把握时间节点,通过采取“四抢”措施积极应对,加快备春耕生产进度,最大限度地抢抓农时。一抢清雪扣棚,3月20日前全部完成水稻扣棚并开始浸种催芽;二抢浸种育苗,将全面启动82座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基地育苗生产,确保3月末前投入使用,4月20日前完成育苗生产;三抢倒地整地,将组织一切力量,采取人工扛、机车拉等办法,加快秸秆出地速度,力争3月末前秸秆全部出地,为整地和适时播种创造条件。4月10日前完成旱田春整地,为春播做好准备。5月10日前完成水田泡田;四抢积温播种,力争5月5日前完成玉米播种,5月22日前完成水稻插秧。
据悉,哈市去年秋整地和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为今年春耕生产奠定了基础,完成秋整地1636.53万亩,深松整地685.07万亩,起垄达到待播状态1185.9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