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李俨国:做心灵修复义工 传递社会正能量
2014-03-08 11:39:03 来源:东北网  作者:冯赞 印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践行核心价值观”系列报道之六 李俨国:做心灵修复义工传递社会正能量

  东北网3月8日讯 (冯赞 记者 印蕾) 没有谁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没有谁的笑容始终灿烂。在牡丹江市有这样一名志愿者,始终关注市民偶染尘埃的心灵,为需要帮助的人煲一份“心灵鸡汤”。他就是武警牡丹江市边防支队警官李俨国。在多年的志愿服务中,他采取网络、电话、面询等方式为需要心理帮助的群众答疑解惑数百次,多次对身处心理危机的群众进行有效干预,避免了悲情事件的发生。

李俨国为当地群众进行心理讲座。

  2001年,李俨国还没有正式跨入心理咨询行业的门槛,作为心理学爱好者的他,就积极参与相关部门组织的戒除网瘾——与网瘾青少年手拉手等各类志愿活动,为有网瘾倾向的小学生走出网瘾提供辅助性帮助。

  此后,李俨国先后考取心理咨询师国家三级和二级职业资格,运用专业知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李俨国有一个受助对象是一名初中学生,在网吧一玩就是三四天,家人发现后控制了他的经济来源,他就和网友去敲诈低年级同学。了解情况后,李俨国和这名学生的父母交流,鼓励他们不要放弃孩子,同时耐心地与这名学生沟通,关注他点滴变化,及时给予表扬和引导。半年下来,这名学生渐渐地远离了网吧。多年来,李俨国已让20多名网瘾少年重返正常生活轨道,十余名初、高中学生在他的帮助下学业上有了进步。

  心理咨询行业是一项相对孤独的行业。不仅因为咨询的保密性所限,也因为心理咨询所关注的都是大家不愿意轻意说的“负面事件”。李俨国认识到这一情况,结合当地实行情况,注重在结伴成长中共同作为,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他积极参加牡丹江市心理咨询协会的各项活动,与驻地的某心理教育中心咨询师结伴开展心理志愿服务行动,互补心理咨询技术,使志愿行动服务更有效。

  一次,一位母亲因功课问题与女儿产生分歧,找到李俨国寻求解决办法。这是一位痛苦不堪的单身母亲,此前经医院确诊患有良性甲状腺瘤。经李俨国与咨询师共同会诊,本着“心病治身,身病调心”的原则,严格按规程操作,运用催眠与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予以治疗。数次治疗后,这位单身母亲的情绪大为转变,与女儿的矛盾得到缓解。依靠这种贴心的团队咨询方式,他们先后使40余名群众有效走出了婚恋矛盾困惑、居丧时期等敏感节点的影响。

  根据多媒体时代的特点,李俨国将心理志愿服务向媒体和网络延伸。先后通过媒体,围绕群空巢老人心理问题、和谐亲子关系建立、婚恋难题处理等问题为群众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借助即时通讯工具等方式协助在校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几年来,他先后回复各类信息一万余条,电话咨询达上百小时,拒收群众所赠送的礼物与现金。

  如今,李俨国又多了几重身份,他被牡丹江市创建“三优”文明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聘为创建“三优”文明城市监督员,被牡丹江市“三实两创办”和市环境效能专项行动办联合聘请为行政效能社会监督员,被东安区关工委聘为辅导员,借助各部门赋予的新角色,他延伸志愿服务的触角,让志愿精神传播的更深远,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责任编辑:关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