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3月10日讯 哈市王先生年后出差,在飞机起降过程中,感到耳部闷胀、疼痛,到医院一检查,竟然患上了气压损伤性中耳炎。
近日,哈市31岁的王先生到上海出差,乘坐飞机刚刚升空,他就感到耳朵非常不舒服,耳道里似乎被气体充满了。“以前也有这种情况,但一会儿就好了,所以没太当回事。”王先生说,第三天他就飞回了哈市,不过在起降时,他越发觉得耳朵堵得慌,甚至影响了听力,还阵阵刺痛,再过两天,耳朵竟然流水了。他到哈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检查,被确诊为气压损伤性中耳炎。
哈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吕明刚表示,王先生感冒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使中耳里的气体不能跟外界正常交换,耳内外压力失衡,而机舱内的气压急剧调整,使中耳内外压力差变化过大,引起中耳积液或鼓膜损伤,患上了气压损伤性中耳炎,也就是俗称的“飞机耳”。此外,乘高层电梯、驱车山间、耳部被撞击以及潜水时,都易引发类似症状。鼻腔有炎症、腺样体肥大、咽鼓管功能不好、感冒等患者,都属于此病的高危险人群。
六招预防“飞机耳”:
1.升降时打哈欠、吞咽和饮水(酒和咖啡除外),儿童可喝饮料或吸奶嘴;
2.升降时捏住鼻子、闭上嘴巴,然后鼓气,重复做数次;
3.升降时不要睡觉,以便当耳部感到压力时,可做保护性动作;
4.考虑使用过滤性的耳塞,可缓慢地平衡鼓膜两侧压力;
5.尽可能不要在感冒、鼻窦感染、鼻腔充血或是耳部感染时坐飞机;
6.如果有过敏症,在飞行前一小时服用抗过敏药。
责任编辑:张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