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北京3月10日讯 (记者 魏义松)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七台河市市长韩立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资源型城市如何把握政策机遇加快经济转型,实现“破茧重生”,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找准转型发展的关键问题,“脉”把得“准”了,才能“对症下药”。

全国人大代表韩立华。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摄
我省是资源大省,是我国资源型城市最多的省份,全省11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其中有5个地市(区)属衰退型城市。这些资源型城市面积占全省60%以上,经济总量占54%,人口占40%。
资源型城市如何把握政策机遇加快经济转型实现“破茧重生”?韩立华说,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找准转型发展的关键问题,“脉”把得“准”了,才能“对症下药”。
衰退型资源型城市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由于自然资源趋于枯竭,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大。韩立华说,到七台河工作一年来,努力研究探索资源型城市加快转型的规律性特点,按照“依托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的发展思路,致力于构建支撑经济转型的现代产业体系。一年来,七台河在园区建设、产业发展上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七台河推进转型仍然任重道远。
韩立华说,目前,七台河在产业接续方面,除了在转型项目研发储备上的努力外,重点推进了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招投标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转型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广泛吸纳社会资本,组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实现政府投资、融资、管理、偿债等权责一体化管理,使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园区建设、民生项目等更多地依靠市场力量推动。七台河财税体制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主要就是完善市区分税制,充分激活区县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招投标体制改革是七台河目前正全力推进的,主要思路就是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制定统一的政策法规,组建统一的管理机构,构建统一的交易平台,实行统一的专家库,形成统一的监管体系。
面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期间涌现出的社会管理难题,韩立华介绍,七台河市以深化行政体制管理改革为突破口,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努力构建适宜社会发展形势的管理体制。七台河正全面推进社区体制机制改革,全部取消街道职能机构,整合原有社区资源建设新型社区,把政府从无所不包的保姆式服务中脱离出来,减少管理层级、增大管理幅度、实现信息共享,建立以社区管理为基础的扁平化城市管理模式。在落实好“民生110”制度外,在政府门户网站开通《民声之窗》专栏,同时定期召开民情恳谈会和企业家恳谈会,及时倾听民意民情,并及时办理。
最后,韩立华坚定地说,只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问题导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放在首位,七台河必然能“破茧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