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3月12日讯 近年来,预付卡消费成为一种时尚,人们在享受预付卡带来的巨大优惠的同时,却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从2月27日本报联合哈市消协开通“生活消费投诉台”以来,近两周,已接到了百余起有关预付卡的投诉,平均每日10余起,其中关于摄影、美容、养生类预付卡的投诉最为集中,涉及金额从几百到上千元不等,有的投诉已拖了几年却悬而未决。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预付卡类的投诉目前涉及工商、公安、法院三部门管辖,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遭遇各种难题。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表示,因为维权太难,从而让违法者逍遥法外。今年3·15前夕,预付卡消费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近两周投诉百余起美容投诉居多
记者整理了近两周(13天)的百余起投诉后发现,预付卡投诉主要集中在美容、摄影、洗浴、洗车等服务行业。
2月27日,“生活消费投诉台”开通首日就接到了哈市市民姚女士打来的热线,姚女士称,2013年4月份,她在香坊区旺尔美美容院办了一张价值1800元的美容卡,只用了几次。一个月后再去美容店时发现该店关门了。姚女士表示,她的美容卡里至少还剩900多元,可她却找不到美容院老板了。随后,陆续有6名消费者打来热线向记者反映自己在香坊区旺尔美美容院办理的美容卡还没用完,美容店就关门了,这其中被套的金额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3月10日,哈市市民刘先生来电反映,2008年他在道里区防洪纪念塔旁的一家黄金岛浴馆办了一张3000元的洗浴卡,2010年7月刘先生和朋友去洗浴时,却被告知浴馆关门了,估计过一阵就能开门。此时,刘先生的卡里还有1000多元的余额。刘先生多次来到该浴馆,可浴馆的东西逐渐被搬空,浴馆工作人员也不见踪影了。
找不到经营者的
解决办法有三种
在旺尔美美容院办理会员卡的哈市市民魏女士告诉记者,她将此事反映到安埠工商所后,工作人员告诉她因为旺尔美的经营者找不到了,无法进行调解,建议魏女士到公安机关报案。魏女士随后拨打了110报警,110接线人员告诉魏女士,她可到美容院所在地派出所报案,由派出所民警判断此事是否构成犯罪。
记者从哈市工商局以及哈市消协获悉,目前,工商部门在受理的预付卡案件中,对于能够找到企业经营者的,工商部门和消协会首先找到企业经营者,协商解决。如果找不到经营者的,工商部门可配合消费者调取企业注册时的法人信息、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建议消费者去公安机关报案。此外,黑龙江高盛律师事务所律师孙威表示,如构成刑事犯罪,公安机关就该立案。如不构成刑事犯罪,公安机关应做相应治安处理,或告知消费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被骗5000元可立案抱团维权是出路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不得不选择了放弃。哈市市民姚女士告诉记者,找来找去,都没有太明确的答复,一想到最后要去诉讼,并且诉讼过程漫长,所以也就打了退堂鼓。
采访中,哈市一位派出所值班民警表示,不少消费者曾到派出所咨询或报案,如以诈骗罪定论,诈骗罪(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民警表示犯罪金额累计达到5000元时便侵犯了刑法,一般公安机关可立案,5000元以下不构成刑事犯罪,建议消费者去法院起诉。他表示,目前的预付卡侵权案件中,往往一个消费者的被骗金额达不到5000元,公安机关无法立案。如多位受害者在同一家店的累计金额超过5000元,且受害者抱团报案,那么就可以立案,所以抱团维权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律师表示,不少消费者在法院起诉时常遭遇证据难,因此,建议消费者办理预付卡时一定要索要、留好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