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省工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新兴产业实现“三级跳”
2014-03-15 08:46:2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魏林 孙德昌 桑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3月15日讯 东风吹送,大地回暖。一个好消息此刻传来:2013年全省食品工业实现增加值680.7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产值3741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08亿元,增长20%。

  食品加工产业与石油、装备、能源产业并称我省的四大支柱产业。近年来,作为我省传统产业的食品加工业不断改造升级迎来了发展春天,已经成为拉动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以五常、响水、北大荒等品牌为代表的龙江米,完达山、飞鹤、龙丹等品牌为代表的龙江奶,哈肉联、里道斯、裕和、雪山来客等品牌为代表的龙江肉……一个个家喻户晓的龙江名牌走向全国。

  快速奔驰的龙江食品加工产业是我省工业发展的典型。在2003年吹响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号角后,龙江工业经济的发展列车开始全面提速——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双引擎,让全省工业经济步入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

  振兴十年,硕果累累。升级转型双发力。

  工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以工业“双百工程”项目(100个投资亿元以上新兴产业重点项目、100个投资亿元以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点项目)为重要抓手,围绕高速铁路设备、新能源装备、民用航空等10多个优势特色产业链发展,组织推进了200多个产业链龙头和关键节点项目。“十一五”期间,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075亿元,是“十五”的3.8倍,年均增长32.1%。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制定出台了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认定和扶持办法及实施细则,认定了96个产品为黑龙江省重点领域首批首台(套)产品。全省工业企业中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57家,其中国家级12家。工业技术改造扎实推进。目前,按照行业分工和区域合作的市场规则,我省已能生产横跨38个大类、172个中类、363个小类的404种工业产品,上万个规格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

  新兴产业实现“三级跳”。2010年,我省制定了《黑龙江新兴产业发展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推进了高速铁路设备、民用航空、生物医药、石墨深加工、电子新材料、物联网等10多个优势新兴产业链。截至2012年末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单位已达721户,新兴产业产值连续三年跨越增长,由2009年的838.4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786.1亿元,在3年完成“三级跳”的基础上实现翻番。

  2013年,全省工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857.3亿元,比上年增长6.9%。项目建设步伐加快,预计全省共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000个以上,带动全省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0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0%左右。非公经济发展活力增强,预计全年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79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迅猛,预计全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下一步,我省将抓住全国新一轮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机遇,围绕装备、能源、石化、食品等“老字号”传统产业,重点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整体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生成一大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项目,扩大经济总量。“新字号”方面,重点发展以LED、云计算等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核电、风电、燃气轮机等为主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以轨道交通、飞机及乘用车制造为主的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产业,以石墨、钼为主的新材料产业。有选择、有重点地引导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培育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园区和示范企业。

责任编辑:张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