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们用抹布擦餐具。
东北网3月17日讯 如今,我们去饭店就餐,几乎都是使用一次性消毒餐具,但这些消毒餐具到底是否真的消毒,又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标准呢?
近日,记者接到多位市民反映,去饭店就餐,使用一次性消毒餐具时,很多餐具有遗留的污渍,用纸巾擦消毒筷子,纸巾都变成了黑色。
3月12日,记者对此事进行了采访。
读者反映一次性消毒餐具问题多
读者张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她就听说很多品牌的一次性消毒餐具不卫生。前不久,她去让胡路的一家饭店吃饭,饭店只有这一种收费的消毒餐具,她打开消毒餐具的包装后,用纸巾擦拭碗和筷子。
张女士这一擦吓了一跳,黑色的消毒筷子把擦拭的纸巾都弄黑了。张女士找来饭店的老板,老板向张女士表示歉意,并向张女士解释称,饭店是从消毒餐具厂进的餐具,肯定是餐具没有清洗干净,并让服务员又给张女士重新换了一套新的消毒餐具。
家住让胡路的李先生也向记者反映,前阶段他去饭店用餐,发现使用的一次性消毒餐具的碗上还有芝麻酱的污渍,而且包装里侧蒙着一层水珠。看了这些后,他连食欲都没有了。这些消毒餐具就别说消没消毒了,洗都没洗干净,就拿到饭店的餐桌上了。

塑料包装里还有水珠。
地处隐蔽厂房内污水横流
无独有偶,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子向记者反映,在萨尔图五排路附近的一个大院里,“藏”着一个消毒餐具厂,这个消毒餐具厂没有牌匾,他不知道这个厂是不是“黑厂”,并希望记者调查一下。
记者开车在五排路找了近一个小时,才找到男子反映的那家消毒餐具厂。
记者看到这个大院门口处是一个货站。继续往里走,大院里的路崎岖不平,记者看到一个红砖盖的厂房,一辆白色货车停在厂房的门口,厂房四周并没有悬挂任何牌匾。记者断定这里就应该是报料人所反映的消毒餐具厂。
记者正要走进厂房,被一名红衣女子拦住,问记者有什么事,记者表示自己新开了一家饭店,需要提前订好一次性的消毒餐具。这名红衣女子让记者在门外等着,她去问一下老板。记者趁该女子去找老板的时机,走进了厂房。
记者看到里面的确是个消毒餐具厂。一进门,一股潮气扑面而来。记者看到这是一条走廊,由于走廊地面有少量的污水,因此地面上都是来回踩过的鞋印。
记者沿着走廊往里走,听到厂房里发出隆隆的机器声。走进里侧的一间厂房,记者看到这间屋子地面上污水横流,空气中热气夹杂着一股难闻的怪味。记者看到几名女工穿着雨靴,在洗餐具的流水线旁边工作,几个盛装餐具的箱子泡在污水中。
成箱餐具浸泡在污水中。
裸手擦餐具再用电暖器烘干
随后,记者走了出来,沿着走廊来到另外一间厂房。记者看到这间厂房的机器流水线旁,几名没戴口罩的女工正裸手抓拿已经洗过的餐具。
其中一名女子用抹布擦拭餐具残留的水珠,再用电暖器进行烘干,最后进行塑料包装并装箱。
记者拿起其中一套餐具,看到餐具塑料包装里还有一层小水珠,塑料包装上写着“大庆市萨尔图区盛德清洗餐具消毒厂”。
这时,该店的老板来到了厂房里。
记者称自己开饭店要进餐具,并询问这位老板,消完毒的餐具是否会有一些污渍没处理干净。这位老板表示,个别的有污渍是正常的,因为谁也不可能保证所有的餐具都能刷得那么干净。
这位老板告诉记者,他家的餐具8角钱一套,并要求和记者到厂房外面谈。
这位老板非常警惕,他告诉记者,他家是正规的企业,什么证都有。简单地谈了一会儿,记者离开了这个大院。
卫生部门:禁止采用手工操作
当日,记者从卫生监督部门了解到,根据《黑龙江省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管理办法》规定,餐具消毒工艺流程分为:回收粗洗、清洗消毒、包装、分装,应当按工序先后顺序合理衔接,人流物流分开,不得存在逆向或交叉。清洗、消毒过程中,必须采用清洗、消毒、烘干为一体的机械设备,禁止采用手工操作。餐饮包装上要标注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名称、许可证号、地址、联系电话、消毒日期及保质期限等内容。另外,企业要对每批次已消毒的各类餐饮具进行出厂检验,并有记录保存一年。
卫生监督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消毒餐具的包装膜里有水珠肯定不正常,消毒餐具经过高温消毒烘干,不会有水分,连水渍都不应该有。
这名工作人员还介绍说,合格的消毒餐具不但不能有任何渍迹,摸起来的手感也应该是涩的,而不是滑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