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依然 誓言无声
哈尔滨市平房区委副书记 李兵
于海河爱岗敬业、奉献进取、忘我工作,为黑龙江宝清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一个从事农业农村工作23年,把农民视为亲人,将毕生的精力全部放在为农民谋福祉的无怨无悔的事业之中。一位普普通通共产党员的风采一人,一位全心全意地基层百姓服务的誓言无声。
入党26年来,于海河时刻牢记党旗下的誓言,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心声,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坚信信仰,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学习他责任重于泰山上的崇高精神境界。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爱岗敬业是一种习惯,一种责任,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于海河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之子,他从事农业农村工作20余年,在平凡的本职岗位上始终兢兢业业、殚精竭虑,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倾注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的心血和汗水,以“咬定青山不放松”和“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崇高精神境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带领一班人全力以赴投身农业事业,常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
学习他风餐露宿、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我们人类社会的美德。古今中外,无论是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都将艰苦朴素作为一种美德发扬光大。唐朝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就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的谆谆告诫。节俭可以积累财富,从而为事业成功奠定了物质基础。于海河淡泊名利,衣着朴素,生活节俭,同事们都说他不像领导干部,一瘸一拐地走向田间地头、风尘仆仆地背着大包下乡,他是典型的“农民”形象,即使出公差跑项目,也是吃住简单,不讲排场,尽量为组织减轻负担。经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管得住小节,从不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和家人谋求私利。他以实际行动树立了党员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先进形象。
学习他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间情怀。郑板桥有句名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人民的利益高于天。于海河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坎上。他热爱脚下下的这片土地,经常深入村屯了解情况,与平民百姓面对面、心贴心沟通,想方设法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是百姓眼中难得的“贴心人”、“及时雨”和“主心骨”。他患有严重的关节疾病多年,医生和家人曾多次劝他休息养病,但是他一直拖着病腿坚持工作在一线,忍着病痛深入百姓家中访贫问苦、解决困难,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和爱戴。当群众得知他不幸离世的消息,数千名干部群众自发参加告别仪式,为他们心中的“平民英雄”送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人民忧乐为忧乐,是于海河的真实写照。他心底无私、高风亮节、冰心可鉴,抒写了党员领导干部情系百姓,鞠躬尽瘁,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公仆本色。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于海河匆匆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风采,他的精神,他的话语、他的爱民行动依然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