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克山合作社里红红火火闹备耕
2014-03-20 11:14:59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鹏飞 姚建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3月20日讯 人勤春来早,春季备耕忙。“春分”临近,在克山县农村,无论是合作社,还是家庭农场,到处是一派火热的备耕场面。

  “这是储水罐,一个能储备7吨多水,焊两个就够了,今年我们合作社耕地面积达到3万多亩,比去年增加了1万亩左右,得提前准备好,省得到喷药的时候耽误事儿。”古城镇新隆现代农机合作社大机械检修负责人赵春正忙着指挥五六个维修人员进行农机焊接。

  在立涛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所属的黑龙江兴佳薯业公司组培室内,十几名员工正在给脱毒马铃薯试管苗进行快繁,公司办公室主任李福说,今年他们计划快繁试管苗800万株,目前已经完成700万株,预计再有20天左右就能全部完成。2013年,立涛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吸纳入社农民300余户,入社土地1万余亩,农民每亩分红近800元,比非入社农民亩增收400多元。

  3月12日,对于克山县昆丰合作社全体社员来说,是一个高兴的日子,随着价值2000余万元的两架航化直升机的购进,社员们对今年获得大丰收信心倍增。合作社理事长田凤权满脸喜悦地告诉记者,采取直升机进行航化作业,不仅克服了由于降水量大、大机械进入不了耕地作业等难题,而且能够均匀地把药物喷洒到叶面,有效提高作业质量,促进农作物生长。

  在河北乡新启村会议室,二十几位种植大户围坐在一张大圆桌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两位高级农艺师正在讲解大垄栽培种植技术以及测土配方施肥的好处。农民赵志庆对记者说:“不采取测土配方,也不知道土地缺少啥肥料,有时候会白花钱,现在种地得相信科技。”

  近两年来,克山县不断加大土地集中规模经营的力度,大力推进合作社建设步伐,形成了以河南仁发、北联新兴、昆丰大豆为代表的能人领办型、集体领办型和企业领办型三种合作社发展模式,把长期处于分散经营的单户家庭组织起来,不仅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也使多种农业生产要素得到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如今,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已经成为全县备春耕生产的主力军和领头羊,为春耕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