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社区小医院“魅力指数”噌噌涨
2014-03-26 09:49:32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车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3月26日讯 日前,记者驱车赶往五常市启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采访前,五常市卫生局提供了这样几组数字:去年该卫生服务中心的总收入达到720万元,住院患者2813人次,门诊患者29661人次。而这家卫生服务中心成立的时间是2012年5月28日,不到两年时间,它突破“零”患者,成为辖区内老百姓交口称赞的社区医院。

 图为小患者高思博在启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

  踏上二楼,记者看到这样的景象:住院患者将85张床位全部占满,过道里还摆放着不少椅子,坐满了静点的患者,有的床上挤坐三五个人很“正常”。中心主任唐龙华说:“这里真有点省城大医院的味道,都已经‘加床’了。”

  “我家住山河镇,距离市里车程30分钟。”51岁的张松艳看到采访的记者,相当热情,“去年我带我妈来这里看中医,老太太说这里服务态度好,诊疗技术也不错。今年我丈夫患多发性脑梗,也是在这里看的。”张松艳指着对面床上的丈夫王公春继续道,“开始他嫌社区医院小,担心技术不够硬,说啥不愿意来,现在他的想法改变了。”据该中心全科医生张立告诉记者,王公春来就医时高压达到220,住院11天,除了西医的诊疗手段,再加上中医的调理,再过两天就可以出院了。

  采访中,每个患者都有说不完的话。两个小患者关柏莹和高思博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身着红色毛绒衫的关柏莹今年7岁,“家就在附近公安局家属楼,这次是由于肺部感染引发的小感冒住进来的。”关柏莹的奶奶张玉萍说。“你的主治医生是谁啊?”莹莹指了指张立。张玉萍告诉记者,孩子平常有个头疼脑热就来社区医院看,“张立都快成我们的家庭医生了。”临床8岁的高思博一只手点滴,另一只手不闲着,给小气球充气儿。妈妈唐艳霞说,这次小思博有点发烧。“有天晚上十点多了,我给张大夫打电话,说孩子发烧,张大夫问了情况后电话指导我怎么做,真的就是我们的家庭医生呢。”

  此话不假,该中心辖5个社区,53785人口,中心成立了5个家庭医生团队,深入社区服务居民。社区内随处可见便民服务卡,每个团队里的全科医生、社区护士、计划免疫护士、公卫医生、慢病医生的电话标注得清清楚楚,“健康咨询,吃药看病,血压高了还是低了,只要打个电话,都能给解决。”这里的老百姓说,“孩子计划免疫的事儿,老人慢病管理的事儿,社区医院的人比我们记得还清楚,时不时电话提醒。”

  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高薪聘请中医康复科、眼科、五官科的知名医生前来“坐镇”,更为这家小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锦上添花”。社区医院开展起基本医疗服务,来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中医康复科每天就诊人次是30~40人。

  “患者辐射到五常市20多个乡镇,最远的患者是从吉林市过来的。”主治医生曲亚海说。唐龙华说:“都说社区医院看不了啥病,但我们不一样,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同步进行,以基本医疗服务带动公共卫生服务,才能更好的服务老百姓。”

  很难想象该中心创建之初时的患者竟然是“零”。“一个患者都没有,当时我们的心凉了大半截。”唐龙华说,“咋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社区工作的重点,没患者是因为老百姓不认知、不认可,那我们就必须让辖区居民了解我们,接受我们。”去年,中心全体医护人员每天下班后在当地南北广场、步行街给老百姓义诊189天,向老百姓讲解健康问题。为拉近与居民之间的距离,拿着特别制作的联系卡挨门挨户联系,提供免费上门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仅耗时半个月建档率就达到90%。同时,给65岁以上老人额外增加免费大生化和彩超检查,让老人们津津乐道。“节省了近300块钱呢,体检结果三天内就能送到家里。”唐作贤大爷笑着告诉记者。采访中,记者发现五常市人民医院内二科主任张学敏拿着听诊器查房,“大医院的主任来我们这里查房已经不新鲜了,我们与市医院的‘双向转诊’和‘绿色通道’机制特别畅通,在大医院治疗好了,就转回我们社区调养。”唐龙华说,“不跟大医院‘争嘴’,弄清自己的主要服务群体,老人和孩子,打好便民惠民这张牌,才是我们社区医院应该做的。”

责任编辑:李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