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三级跳,冰城打造“境内关外”
2014-03-26 10:19:03 来源:哈尔滨日报  作者:吴天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哈尔滨日报3月26日讯 “充分发挥开放大通道中心节点和特大城市作用,提升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打造对俄罗斯开放合作服务中心”——《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赋予哈尔滨的这一战略定位,使我市“带动全省、服务全国、辐射俄罗斯及东北亚经贸合作中心城市和桥头堡”的角色更加清晰。开辟航空货运大通道,建设对俄大宗产品交易中心,搭建跨境电子商务一站式在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找准了角色定位的哈尔滨,正在围绕“服务”一一破题。

  今起,本报推出5篇“打造对俄经贸合作CBD”系列报道,全面解读这座经贸合作中心城市和“桥头堡”的商务功能,展现哈尔滨昂起龙江龙头所释放的魅力。

  从国家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到申建综保区再到自贸区,哈尔滨力图通过自身努力和争取国家政策的“三级跳”支持,让贸易通道不仅畅通,而且更具吸引力。冰城,正在进行一场打造“境内关外”经贸新地的总动员。

  第一跳:

  “跨境电商新政”试水

  当电商想让他们网上的生意北向跨境,哈尔滨的机会就又来了——其他地方寄出需要几十天甚至上百天才到俄罗斯买家手里的商品,在东北亚物流中心冰城,最快只用7天。

  过去的一年,跨境网购井喷了:中国货物以每年80%的增速涌向俄罗斯。

  哈尔滨,显然不希望全中国的货物北上出境时仅仅是路过这里。于是,一方面通过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方式推进对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乐狐网、敦煌网以及Come365等网站相继落地并上线运营;另一方面,千方百计谋求获批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

  好消息在3月初到来。国家海关总署批复了哈尔滨市申报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的申请。

  获得国家试点“执照”,我市开始试水为企业降低通关成本,提高通关时效,并切实解决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货物无法结汇、退税问题,帮助国内制造、电商、物流企业以哈尔滨为落脚点拓展俄罗斯、东北亚,乃至全球市场,促进哈尔滨贸易企业转型升级。

  “以往,跨境电商的小件商品很多是以旅游纪念品的方式通关”,市发改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开展试点后,通过电子报关,不仅效率提高了,还成为国际贸易,可享受退税等政策,对电商企业无疑是不小的利好。

  根据已制定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对接电商与相关政府部门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已经开建,围绕该平台同时建设的,还包括对俄快递小包裹预分拣中心、卢布网上快速结算中心以及全国最大的中俄贸易电子商务人才基地。

  与此同时,哈尔滨跨境电子商务特区呼之欲出,市政府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的相关政策均在酝酿形成中。政府希望国家政策利好和本市的政策倾斜,吸引更多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到特区集聚发展。

  跨境电子商务开道,冰城撞开对俄贸易另一空间大门,眼前豁然开朗。

  第二跳:

  递出“综保区”申请

  怀揣“境内关外”构想的哈尔滨,其实还在筹划打出经贸“对俄牌”中更重要的一张牌:申建哈尔滨综合保税区。

  综合保税区享有免税、保税、退税等政策,涵盖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的所有功能和优惠政策。保税区内从境外进区的设备、原材料等将免征进口关税;企业出口加工产品不征收增值税、消费税;为加工出口产品所需进境的原材料、包装物件及消耗材料,予以全额保税;从国内保税区外进入综合保税区的货物视同出口,可办理出口退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这样的“境内关外”政策,对贸易、加工等企业无疑具有巨大的磁吸力,盘活哈尔滨现有的对俄贸易优势。一外贸企业负责人分析,以往其进口原材料在哈加工再出口到国外,需要在原料进口、成品出境时分别缴纳两次关税。如果哈市建立综保区,企业对商品进行加工、组装和再包装,将无须再缴纳关税。

  目前,《哈尔滨的综保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出炉。依据规划,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建设将结合哈尔滨对俄区位优势及产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保税加工产业,以及保税物流和保税服务等,重点布局航空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现代物流以及保税服务相关的服务贸易产业。

  申建综保区的申请也已经递出。省政府已将哈尔滨建设综合保税区的申请正式向国家申报。

  市商务局负责人认为,虽然地方申建综合保税区仍有一定难度,但哈尔滨凭借对俄贸易方面的优势及现实客观需求,获批的可能性很大。

  据悉,目前正申报中的哈尔滨保税区已有俄罗斯食品深加工、国内大型港口物流、俄罗斯大型飞机制造等五大项目有意入驻。

  “让企业享受到保税区的便利,这些物流、结算、数据服务上的优势,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乐狐网负责人充满期待。

  第三跳:

  向“自贸区”迈进

  当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时,哈尔滨人也心向往之。背靠俄罗斯,是哈尔滨区别于其他城市、向自贸区迈进争取更多“境内关外”政策的强大动力,也是冰城综合保税区区别于国内其他综合保税区的最大亮点。

  市商务局副局长陈树森说,综合保税区其实只是自贸区发展的雏形。自由贸易区除了具备保税区的所有功能外,还可以实现货币自由流通——全方位的金融开放,允许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还允许境外电信、医疗、娱乐等入区经营……

  上海自贸区挂牌仅半年,就吸引了上百家金融、物流、保险、能源、制造等类企业落户,自贸区对周边经济环境的强大辐射作用彰显无遗。

  事实上,全中国都不缺乏对哈尔滨建立“保税区”、“自贸区”的热情。

  3月20日,国家商务部新闻办发出消息,2014年哈尔滨市将紧紧围绕沿边开发开放战略,打造海陆空立体交通,发挥“会展、交流、信息、金融”四大平台作用,推进“中俄自贸区、综合保税区、中俄贸易空港物流增源区、宝玉石基地、诺林化工物流中心”五大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对俄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该消息使21日沪深两市哈高科、哈投股份、哈空调等哈尔滨本地股集体大涨,各地投资者对哈尔滨的信心显现无遗。

  目前我市自贸区的可行性调研报告也在起草过程中。一旦哈尔滨自贸区申办成功,将聚集大量国际合作企业,吸引越来越多的对俄合作企业向哈尔滨靠拢。真正的冰城“境外关内”新地将由此形成。

责任编辑:张广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