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3月31日讯 “门庭春已近,风雨却多违。”正当我省气温连日来高歌猛进时,冷空气却拦路杀出,以至于省内大部气温闻风而退,对此许多市民心生疑问:“倒春寒来了?”省气象专家表示,根据气象学标准,我省仍处在冬季,即便气温剧烈起伏,也与“春”不搭边。况且往年“倒春寒”在我省大都出现在5月份前后。
清明节前 降水频繁气温回落
28日,受冷空气影响,我省多地出现降水降温天气。以哈市为例,在高空弱冷空气和地面低值系统的影响下,一大早便落下蒙蒙细雨,虽然降雨量不大,但却足以熄灭连日来的升温“热情”。监测数据显示,28日哈市最高气温只有13℃,相比前一日下降了4℃。而且未来几天,气温很难再有明显回升。
据省气象局的消息,预计3月29日至4月2日,各地气温将回落,伴有两次弱冷空气影响我省,因而近期降水过程较为频繁,好在降水范围和量级都较小。其中,29日由于受冷空气影响,我省北部地区将出现弱降水天气,气温下降。30日全省大部地区是晴到多云天气,气温难回升。具体情况:28日夜到29日白天,牡丹江阵雨转多云,其他地区晴有时多云;29日夜到30日白天,黑河北部、伊春北部多云转阵雨或雨夹雪,其他地区晴有时多云;30日夜到31日白天,全省晴有时多云。29日白天最高气温:大兴安岭、齐齐哈尔、绥化、大庆、哈尔滨、牡丹江12-14℃,其他地区10-12℃。
另据哈市气象部门预计,29日白天哈市最高温14℃,夜间最低温0℃;30日白天最高温15℃,夜间最低温将降回“零下”,只有-2℃,昼夜温差达到17℃。
我省仍是冬季居民还要“春捂”
为何气温会较往日出现明显下滑,是不是“倒春寒”来了?针对市民的疑问,省气象部门的专家解释说,我省前一段时间受弱暖脊控制,加之没有出现明显的降水天气,所以气温大幅回升。但随着新一轮冷空气入侵,气温与前期的回暖之势形成很大反差,所以会有市民以为这是“倒春寒”。在气象学中,“倒春寒”是指当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即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在一年中首次超过10℃以后,由于受较强冷空气频繁袭击,气温下降较快,持续时间长达一至两个星期以上的那种前暖后冷,并造成大范围地区农作物受冻害的天气现象或天气过程。据此,我省目前各地日均温都在10℃以下,仍处在气象意义上的冬季,因而近期的持续低温不算“倒春寒”。据专家介绍,我省出现“倒春寒”一般都要等到4月中下旬或者5月份。
医生提醒,眼下我省各地昼夜温差较大,会使人的血压忽高忽低,造成血管硬化,增加中风的危险,老年人要防范心梗和脑梗的突发。市民外出应及时添加衣物,保证“春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