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佳浩曾经穿过的小棉鞋。

新晚报3月31日讯 小佳浩因肾母细胞瘤被摘除右肾,本以为会好转却很快被发现肿瘤细胞在右肾周边组织复发。在坚强承受病痛时,他的治疗费用捉襟见肘。去年10月佳浩母亲向社会求助,一周时间爱心人士为母子俩捐出了15万余元救命款。而在北京、上海、哈尔滨三地各大医院进行5次化疗后,看着昔日同病房的小病友们一个个离去,希望再次化为深深的绝望。立言要回报社会爱心的母子俩毅然签下了眼角膜捐献登记表。3月29日晚,小佳浩走了……在取眼角膜时由于孩子的血液已无法凝固,摘除手术中止了……小佳浩最终没能捐出自己的眼角膜。
“妈妈、妈妈……”这是小佳浩留给母亲,也是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声音。带着对生的眷恋,也带着一丝解脱,29日22时55分,4岁的小佳浩永远停止了呼吸。小佳浩走了,带着身上的两处伤痕走了:一处是为了治疗自己那孱弱的病体,另一处却是为了留给这个充满爱心充满光明的世界……
佳浩妈妈让孩子把光明留下吧
29日23时15分,刚刚睡下的记者被手机铃声惊醒,电话那头传来的是胡晓燕的阵阵哭声,她断断续续地说:“佳浩刚刚走了,我联系了医生,你们帮他把角膜取出来吧。”
昨天3时,记者和省眼库的医生赶到阿城区殡仪馆。见到记者,胡晓燕满眼泪水地拉住记者的手说:“妹妹,你说孩子咋走得这么快啊……”那曾经坚强的妈妈泪流不止,记者只能紧紧地握住她的手,期望给她一点安慰。
缓了很长时间,胡晓燕走到省眼库岳医生面前, “麻烦你了,医生,让佳浩把光明留下吧。我就不在跟前了,实在受不了啊。”说完,踉踉跄跄的她转向佳浩的遗体,眼泪无声落下:“儿子啊,你别害怕,这不疼,你的眼睛还能继续看到妈妈,你别害怕。”一旁的亲属连忙将几乎要昏倒的胡晓燕扶了出去,准备送她回家。遗体到门口几米的路,她7次回头,不忍离开。由于取眼角膜时需有家人在场,胡晓燕的一位亲属代替她完成孩子最后的心愿。
血流不止佳浩角膜捐献手术中止
向佳浩遗体致敬后,岳医生开始准备摘取孩子遗体右眼眼球。而手术过程中,佳浩眼部不断流血,医生采取止血措施,40分钟血量才见小。
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岳医生停止了手术,与胡晓燕亲属进行了沟通:“一般情况下,人在死后半小时内血液就凝固了。佳浩可能因为药物和治疗的关系,血液无法凝固。如果手术继续,血液可能会继续流,义眼也可能安装不进去。眼睛取出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场的亲属商议后表示停止手术,小佳浩的眼角膜捐献手术最终中止。小佳浩的身体再添一道无法愈合的血痕,不同于腹部为了治疗疾病那一处,眼角这一处是为了爱,留给这个世界的爱。
大连海葬坐飞机看大海完成孩子遗愿
昨天火化后,胡晓燕把佳浩的骨灰盒紧紧抱在怀里,一路回到家也不肯放下。她不停地喃喃道“儿子,妈妈明天带你坐飞机,咱们去大连,我带你去看大海。”
“佳浩一直很想坐飞机,但是身体条件不允许;想去看大海,也没能去上。这一次我就带着他坐飞机去大连看海,海葬佳浩。让他自由自在,不再困在医院和家里。”胡晓燕现在能为儿子做的,只有完成儿子最后的愿望了,“病情恶化后,他说他想看北极熊,我就带他去了极地馆,他说想去看电影,我就抱着他去看电影。我不想让他带着遗憾走。”
坚强母亲百年之后能捐的都要捐
“没能捐成眼角膜,我很愧疚,看到孩子脸上的血痕,我也很心疼,没想到会发生这种情况,儿子的眼睛也不能继续看这个世界了。”胡晓燕既痛苦又愧疚,“我百年之后,只要我能捐的,我都捐了。我能回报社会的也只有这个了。”
胡晓燕拿出了手机,里面的短信都是陌生的号码。“我能一直坚持,也是得到了大家的鼓励,每当我痛苦的时候,看看这些好心人的祝福,我就能鼓起劲儿来。佳浩是个有福的孩子,得到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和爱护,我替佳浩给大家鞠一个躬。”说完,胡晓燕站起身来,鞠了一躬。
回放
2013年10月24日
单亲妈妈胡晓燕向社会求助,希望大家救救身患右侧肾母细胞瘤的4岁儿子佳浩。
10月25日
经新晚报报道后,佳浩的病情引来社会关注,一天收到爱心捐款近7万元。
10月27日
3天捐款9万余元,小佳浩立赴北京儿童医院寻诊。
10月28日
经北京儿童医院专家会诊,只要小佳浩坚持住,痊愈就有希望。
10月31日
佳浩前往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寻诊,并坐上了梦想中的大船。一周筹得善款15万余元。
........
随后几个月里,辗转上海、哈尔滨、北京三地,进行了5次化疗,小佳浩的身体每况愈下。
2014年2月19日
胡晓燕希望能在佳浩过世后,捐献他的角膜,来回馈大家对他的爱。
2月21日
胡晓燕代佳浩签下了眼角膜捐献志愿者登记表,同时她也决定将自己的眼角膜一并捐出。
2月22日
胡晓燕带佳浩到北京继续治疗,佳浩的病情却未得到好转。